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过年,谁在探望老师?
内蒙古新闻网  12-02-03 10:18 打印本页 来源: 解放日报  
 

  春节期间免不了走亲访友,其中不少人会去探望当年的恩师。一些老师透露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多数前来探望者并非当年成绩顶呱呱的资优生,而往往是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甚至不少是众人眼中的“差生”。这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仔细琢磨,其实不难明白。一位后来取得成功的商人这么说——男孩从小调皮,多数时候处于被忽略和被批评的灰色地带。“有次老师表扬我字写得好,这极大地鼓励了我的自信,也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我一直记着老师的恩情”。

  平常,不少老师的目光都会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殷殷期望并全力托举他们成长、成才。但更多成绩平平的学生其实更需要“阳光雨露”。很多长期得不到关注的学生,常因为老师的一次表扬、一次肯定、一次重视,从此获得成功的动力,最终成才。

  “给点阳光就灿烂”——当年的“差生”毕业多年后仍感恩老师,这反过来也给为师者更多的触动:为了能给普通孩子甚至调皮孩子更多“阳光”,老师也要改变“目光”。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简单为孩子贴上“好中差”的标签,因为这样可能会掩盖掉大量成绩平平者的发展机会;要用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支点”,扶助孩子快乐成长。

  “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听起来,这些目标或许有些理想化,或许有些高远,需要长久努力才能达到。但其实,只要日常教育中用心观察、适时关注,很多时候,小小一缕“阳光”,就足以照亮他人的一生。(李爱铭)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马头琴声飞扬
奔跑迎“五一”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