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改变“本地人听证,外地人埋单”的现状
当前各地景区正在酝酿或掀起的涨价风,不仅引起了群众强烈质疑,众多业内专家也对我国景区的旅游发展可持续性提出了忧虑,景区门票已偏离公益性,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断索取经济利益的平台和筹码;更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门票依赖症,难以在服务环境改善、产业延伸发展等方面拓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为此,专家建议,应该用异地价格听证制度等方式有效制约当前的旅游景区门票上涨风潮;从长远看,应该用补贴支持公益性景区进行长远发展规划,强化综合产业能力,摆脱门票依赖,让利于民,更可间接、有力地推动我国国内消费。
“门票经济”依赖加深
专家分析说,一些地方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旅游综合带动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而一旦“三年必涨”成为惯例,将进一步加深一些旅游景区的门票“依赖症”。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纵观目前的旅游景点,从过去6年调整的幅度看,张家界从158元调到248元;莫高窟从80元调到160元,黄山从130元调到230元。在过去的两轮调价周期中间,我国世界遗产类景区门票的价格整体调高了65.42%。
戴斌表示,景区维护需经费投入再加之有通货膨胀压力,门票上涨有一定合理性,但景区门票总体已偏离公益属性。
专家分析认为,国外许多景区的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而国内明显高于这一比例。国内一些景区票价动辄一两百元,远远高于全国人均月收入1%的水平。
专家同时指出,由于旅游门票具有操作简单、刚性配置、现金回笼、效率明显和收益保障等特征,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
短期平抑涨价有难度
山东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国忠认为,从定价机制看,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而景区收益往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关联,因而地方政府客观上存在支持门票涨价的动机,也促成了门票的步步走高。尤其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景区收入往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导致目前短期内各地旅游景区门票涨价难以平抑。
记者采访了解到,景区涨价理由多样,除了景区运营成本上升等常见理由外,“提高景区文物价值需要”“限制游客流量,利于景区休养生息”等也曾作为涨价理由并通过。来自广东的游客廖永健认为这些理由很难成立,“如果要限制景区流量,完全可以通过排队或者提前报名登记的方法,而不是通过涨价。”
为此,不少专家提出要完善我国的景区价格听证制度。国家有明文规定,如果上级主管部门审议通过,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并要求举行公开听证会,且保证听证人员有1/3是消费者。但作为消费者的外地游客却一再质疑,听证会为何“逢听必涨”,形同走过场。外地游客对一些级别、名气较低的景区涨价召开听证会无从知情,大多感觉“被代表”。
江西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参与景点门票涨价听证会的多是利益相关方。而在涨价中可能受影响最大的外地游客,则基本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
应推动“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
除了投资者自主建设的景区外,带有公益性质的景区都不应当作商业企业来经营而获取高额利润,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打破“门票经济”,对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单一化结构进行调整。
专家认为,要打破“门票经济”,须对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单一化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其次,是政府要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要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三是,针对景区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记者郭远明 程迪 杨慧 谢樱 刘宝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