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6时18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在太空中进行了第一次姿态调整,使其从交会对接的倒飞状态进入正常飞行姿态,为二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按计划安排,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总共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
在姿态调整的过程中,组合体向水平方向调整,形成天宫在后正飞,飞船在前倒飞的飞行模式,这是组合体的标准飞行姿态。
据了解,在几天后要进行的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主要过程是3名航天员返回神舟九号飞船,依次关闭各舱段舱门。飞船自主撤离至距目标飞行器约400米处,然后自主控制接近目标飞行器,在140米处停泊,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航天员通过操作姿态和平移控制手柄,瞄准目标飞行器十字靶标,控制飞船逐步接近目标飞行器,至对接机构接触,完成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驻留。
据了解,前天晚上,3名航天员利用闲暇时间尽情体验了太空失重的美妙生活,晚上11点航天员刘旺开始值班,在昨天早上的转正飞过程中,他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向地面报告组合体转正飞实施情况。转正飞行之后,景海鹏和刘洋结束睡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飞天·监测
体液应激水平
在轨监测成功
20日,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传出消息,神舟九号任务航天员在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顺利下传,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监测,标志着我国在轨医监生化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飞天·寄语
丁肇中:
太空对接成功
是中国人的骄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19日在日内瓦说,中国航天专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将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并成功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值得中国人骄傲。
-飞天·揭秘
女吃辣椒酱
男喝老陈醋
截至20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第二个24小时。至此,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两天。在这期间,除了完成各项试验和常规性维护等工作外,吃喝娱乐也一样不少。为了让航天员过得舒心,地上的科研人员可没少下功夫。
刘洋吃上喜爱的辣椒酱
在地球上煎炒烹炸都好办,在天上却不是容易的事。“变着花样吃,调着口味吃,换着风格吃。炒菜、甜点、咸的、辣的一应俱全,甚至根据女航天员的生理特点,我们还增加了补血食品。一是低脂食品,二是抗氧化食品,还有一些女性爱吃的东西。”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介绍说,“3名航天员中,景海鹏和刘旺来自山西,我们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山西老陈醋。对于爱吃辣的女航天员刘洋,中心还为她准备了特制的辣椒酱。”为满足航天员长期在太空生活的需要,除了菜品外,航天员还能吃到精美的餐后甜点和补充能量的巧克力。
加工这些精美的菜肴,航天员需要使用位于飞船轨道舱中的“太空厨房”,一个长、宽、高均不足30厘米的银白色容器。这个重量只有4.4公斤的厨房不仅小巧轻便,还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不同包装的不同菜品,甚至包括一杯果汁、一袋纯净水。
饭菜热好了,由于空间的失重环境,“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的,吃饭喝水在天上就成了一门地地道道的“技术活”。吃饭时,航天员必须把餐盘绑在腿上或固定在某处,不能让快到嘴边的菜“飞”走。勺子、叉子不用时要记得放在餐盘上,餐盘是磁性材料做的,能紧紧吸住餐盘上的餐具,保证餐具不会乱“飞”;盛菜时如果用力稍重,菜就会飞出去,因此航天员一定要温柔地取菜,然后再慢慢地送进嘴里。
由于“天宫”中是微重力环境,饮用水无法流出水杯。需要喝水时,航天员要用一只手把饮水软管塞进嘴里,压在舌头下方,另一只手按压水箱上的出水按钮,水箱就会通过内部气压把清凉的纯净水“挤”进嘴里,如果需要加热,还可以去“厨房”。
舱内活动穿袜子不穿鞋
曾有人担心地问:穿着那么厚重的航天服,航天员如果身上痒了怎么挠?忍一时半刻还可以,十几天可怎么办?其实,航天员在不同的场合是穿不同衣服的,在任务的不同阶段也要换上不同的衣服。出征或返回时,穿可靠性高的压力服,可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在“天宫”中工作生活时,则换成舒适的“居家服”。睡觉时,可以钻进绣有祥云标志的睡袋着内衣。
此次任务中改动较大的是女航天员的舱内航天服。在原有两个通用型号的基础上,对女航天员专门进行了“量体裁衣”,保证女航天员穿着舒适、活动自如。
“对航天员的服装设计可谓无微不至,针织刺绣制作精良。”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潭秋在接受《解放军报》专访时介绍说,“考虑到航天员的穿着舒适,内衣全部采用纯棉织物。
航天员的袜子更是科研人员细心的体现。从电视的画面中,细心的人们一定发现,航天员在舱内活动是没有穿鞋子的。为此,科研人员特意在每一双袜子上涂了一层橡胶涂层,这样航天员的脚在接触金属的时候就不会有冰凉的感觉。”
此次任务中航天员还有新的“运动服”。空间运动服的颜色是蓝色,都是套头的圆领衫,外加短裤,男女样式基本一致,穿上后很舒适。
-飞天·解惑
女航天员
必须已生育?
传言:随着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公众视线,关于女航天员选拔的严格条件屡屡见诸媒体:“选拔好比鸡蛋里挑骨头,必须已经生育,不能有龋齿、疤痕,身体无异味……”
专家观点:是否生育、有没有龋齿疤痕等条件并没有纳入女航天员选拔标准。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包括刘洋在内的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的6名女航天员候选人中,有5人尚未生育。
“确实曾经提议‘生育过的优先’,但后来发现这个要求不现实,因为30多岁正是飞行员技能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如果生了小孩,至少要停飞两三年,必然影响飞行事业。”杨利伟说,“这也是军人奉献精神的体现。”
太空中
能否看到长城?
传言:“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筑。”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不过,自从中国第一个访问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没有看到长城”,很多人又断言“太空中绝不可能看到长城”。究竟哪个说法更靠谱?
专家观点:太空中看到长城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太空中的目视范围是很大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王兆魁说,“人眼能够识别的最小像素是0.3角分左右,这意味着航天员在200公里高的轨道上,只能分辨出地面17米以上尺度的目标特征。长城宽和高平均不过七八米,比起航天员肉眼的分辨能力要小很多。况且,从太空看地面,还要受到日照、气象等条件影响,从太空看到长城恐怕是很难的。”
王兆魁同时表示,能见度好的时候,从地面可以看到同样位于300多公里高度飞行的国际空间站的亮光。“因此,在所有条件都特别好的情况下,从飞船上看到长城也不是没有可能。”(记者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