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结束后副市长胡立山对记者说:“很紧张,还在冒汗” 记者萧颢摄
昨晚,武汉市2012年治庸问责电视问政第三场,聚焦湖泊保护和保障房质量。武汉市副市长胡立山、市建委主任王立、市房管局局长周玉珍、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市环保局局长丁雨接受现场问政。问政现场,副市长胡立山向5名“草根湖长”深鞠一躬,满脸歉意,并承诺一定尽快解决草根湖长反映的问题,给武汉市民一个交代。相比前两场,本场电视问政“火药味”明显减少,不少观众认为,被问政官员回答问题“解释得太多,不太干脆。”虽然少了“针锋相对”的质询,但是暗访短片曝光的种种问题,让被问政的官员们感觉并不轻松,副市长胡立山走下问政台后,连连用手抹汗,直言“我很紧张,还在冒汗。”
问政湖泊保护
3公里排污管要等修路系统工程
南湖每年多“喝”180万吨污水
【暗访短片】一股股昏黄的污水直接排入南湖,这些污水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每一年,南湖要被迫“喝”下180万吨污水。按规划,校内污水需运送至3公里外的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但该污水厂和校内排污管网的管道迟迟未能连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去年该厂日处理量仅有3.67万吨,造成大大的资源浪费。
【问政现场】“近年来,南湖周边建设突飞猛进,居住人口已经由3万人猛增至30万人,随之而来的排污问题也日渐突出,已经纳入市政府规划之中。”武汉市环保局局长丁雨说,污水管网问题,他本人比市民更着急。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解释了管网未通的原因:“一是板桥泵站选址难,二是穿越武九铁路线问题,导致这段3公里的排污管网迟迟没有连通。”他透露,李纸公路修建工程年内将启动,沿线排污管道建设也将随之启动。
武湖生态湿地被“圈地”一年多
水务局长“第一次听说”
【暗访短片】去年4月,由于枯水期湖床裸露,大面积的武湖生态湿地上有挖掘机行驶、施工的痕迹,挖掘机将挖起的淤泥围成了土坝。湖区面积缩小,水位抬升,将直接影响汛期防洪。记者曾就此向黄陂区水务局反映,也得到“责令恢复原貌”的答复。然而,去年堆土留下的围堰非但没有清除,反而竖起了一道绿色的铁栅栏。沿湖岸线查看,邻近湖区还有不少新近堆放的新土,圈占之风并没有得到遏制。
【问政现场】作为武汉市最大的“湖长”,左绍斌曾承诺对违法填湖行为严肃查处,处置率100%。短片放完,他沉下脸说,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我们会按照承诺,执法队在两个小时之内到达现场调查。”“没有执行的承诺是没有用的。”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认为,填湖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处罚力度太轻,违法成本太小。副市长胡立山紧接着表态,一定要尽快调查和处理这个事情。
问政保障房质量
南湖新村956户经适房近一半漏水
【暗访短片】经济适用房小区洪山区南湖新村,2008年6月交付使用后问题不断。该小区共有业主956户,141户为廉租房,共有400多户漏水,还有22部“不识数”的电梯。近期记者再次回访该小区得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还有更尴尬的是,记者在业主的指引下来到6号楼,随便按下电梯3楼按钮,开门后,却上到2楼。业主说:“电梯没修好,我们不敢坐电梯,怕被关进去。”
【问政回应】市建委主任王立表示,短片中暴露出经适房的问题,属于建设中比较常见的质量缺陷,既然是缺陷就应该整改。对于主持人提出“是否暴露出有深层的问题?”王立表示,房屋质量出现问题与人为施工操作有很大关系,造成房屋质量缺陷。“既然业主反映过半年,为何没有人管?”市房管局局长周玉珍首先表示歉意,说次日就去现场解决。南湖新村经济小区房管部门督查过多次,渗漏问题已经基本整改,至于22部电梯问题,将责成企业7月25日之前完成整改。
汉口城市广场保障房房门“打架”
【暗访短片】记者来到汉口城市广场小区,该小区共有300万平方米,是武汉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业主胡先生向记者演示,两个临近住户只要同时开门,就会撞到一起。1号楼和2号楼,共有百户居民家的房门存在开门“打架”的尴尬。胡先生担心,“小孩开门很容易摔倒”。
【问政回应】市建委主任王立认为,在施工过程中,对“房门打架”问题没有纳入强制性规定,所以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发商与业主协商,将房门改从中间开启。副市长胡立山现场表态,政府要对保障房的设计把关,发现不合理,要组织专家进行改进。
昨晚,副市长胡立山接过“爱我百湖”志愿者所赠的蓝皮书后,深深地向他们鞠躬。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实习生刘畅
现场特写
副市长鞠躬
台下抹汗连称“很紧张”
昨晚,现场观众唯一一次亮出全场“笑脸”牌,是在副市长胡立山90度深鞠躬之后。
“感谢爱湖人士,感谢市民对湖泊保护的支持。”这深深的一鞠躬,是给关心爱护湖泊、监督湖泊问题的市民们。问政现场,5位来自“爱我百湖”志愿者组织的“草根湖长”,将两本《武汉湖泊污染调查蓝皮书》送给胡立山。
昨晚问政结束后,胡立山说,翻看了一下蓝皮书,看到书中反映的填湖、污染等问题,“感觉压力更大”。
胡立山主动留下护湖志愿者的手机号码,并表示:“一定会跟志愿者联系。”当志愿者邀请副市长一同调查湖泊时,胡立山连连点头:“我一定去。”
走下问政台,胡立山已满头大汗。“第一次上问政台,您紧张么?”面对记者的提问,胡立山连连用手抹额头上的汗:“我很紧张,你看我还在冒汗,现在还在冒汗。”
“我非常担心我的工作没做好。这是一种责任。”胡立山说,保障房质量和湖泊保护,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作为政府分管副市长,感觉压力非常大。他表示,对于曝光的问题,要坚持“三不”——不放过问题,不放过整改,不放过责任。
武大学生发问今年还会不会“看海”
昨晚,电视问政的武汉大学分会场,一位大学生拿出一张特殊的“景点门票”,上面是去年夏天暴雨致使武大校门被淹,网民戏称“到武汉看海”。
今年,还会不会有“到武汉看海”的情况发生?大学生向问政台上的武汉市水务局长左绍斌抛出这一问题。
左绍斌说:“去年发生此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在主要干渠的疏通上力度加大,管理调度上做了精心的准备,从今夏三场暴雨情况来看,总体情况好于过去……”
主持人打断:“这位同学关心的是,今年到武汉来看海的状况还会不会发生?”左绍斌说:“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情况会好很多,但还得上帝保佑,如果暴雨超过城市管网承受的极限,那就不敢保证了。”
“布衣参事”打分本场官员表现刚够及格
“60分吧。态度不太干脆。”坐在现场观众席的胡全志,是武汉市首届“布衣参事”之一,昨晚电视问政后对被问政官员的表现给出这一刚及格的分数。
前两场电视问政,胡全志看了电视直播。他认为,与前两场问政相比,本场问政显得温和许多,“不够犀利,让观众产生不了激情”。在他看来,有些被问政官员对工作细节的把握不是很透彻,比如短片中反映优秀历史建筑的问题,房管局局长称具体情况还要现场调查,“我认为调查的工作应该在平时都做好,房管局长应该对每一栋优秀历史建筑的情况了如指掌。”“希望政府官员在问政台上,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话、表态能掷地有声,最好再谦虚一点。应该直面问题,提出下一步整改思路,而不是一味纠结于工作的困难,一味地解释。”胡全志说。(记者陈凌墨 聂丽娟 刘春燕 实习生管郑濮 李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