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博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当事人罗彩霞成央视记者
    内蒙古新闻网    13-05-06 09:5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罗彩霞在报道对象回家活动上发言。记者陈剑摄

      接了一个电话,罗彩霞急匆匆地离开活动现场:“制片人说稿子还要改,我得干活了!”

      4月26日,在中国青年报社三楼的一间办公室,罗彩霞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开始工作。六楼会议室里,“金牌读者授牌暨邀请报道对象回家”活动正在进行。

      如果不出意外,罗彩霞可能会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或是一名导游。但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打断了她刚刚开始的求职计划,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2009年3月,即将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的罗彩霞正在四处找工作,却意外得知,2004年高考后,高中同班同学王佳俊冒用她的名字及高考成绩等,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并于2008年毕业,而她自己则面临因身份证盗用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

      找回身份成为头等大事。几经交涉未果,罗彩霞开始在网上寻求帮助。

      当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为题率先报道了此事,罗彩霞手举王佳俊头像的照片出现在众多门户网站上。有媒体称:“一个弊端丛生的高考谜案至此揭开神秘面纱,全国掀起了有关罗彩霞事件的舆论风波。”罗彩霞这个名字,甚至成为“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代名词。

      15个月后,“罗彩霞案”以和解结束。庭审后罗彩霞对媒体说,选择和解是因为“希望这件事尽快结束,自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直到今天,她依然不喜欢别人问起“王佳俊怎么样了”。“我还是那句话,官司结束,互不相涉。我不恨她。”

      导游证和教师资格证终究没派上用场。记者,成了这个闻名全国的新闻当事人的新身份。

      2010年9月,官司结束后不久,罗彩霞成为成都电视台《真相30分》栏目的一名记者。这档类似《焦点访谈》的节目曾报道过“罗彩霞事件”。

      大三时,在一位学长的引荐下,罗彩霞认识了一名记者。“第一次见记者,觉得很神圣。”她回忆说。后来,作为新闻当事人,她结识了众多记者,联系采访的记者更多。用她同学的话说:“彩霞说到第五个字,必有一个来电。”

      新闻的5W是什么,她不知道,但她知道,新闻帮助了她,也改变了她。她甚至写过一篇博文《我的媒体曝光之路》,总结了自己关于媒体的一些经验:准确叙述事件,尽可能多地提供证据;找有权威、责任感强、影响力大的媒体……

      2010年11月17日,罗彩霞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出差,采访南京某高校学生造假事件。像很多新手一样,电话联系造假学生时,她紧张得手都在颤抖。去学校的路上,她想得最多的是“被轰出来怎么办”。在记述这次采访经历的博文中,她给自己的评价是:“我离记者的路还很远,离好记者的路更远更远,但我会慢慢走下去……”

      记者罗彩霞面临的真正考验,是采访“四川版罗彩霞”:四川农业大学学生雷梦莲发现,自己被西华师范大学的“雷梦莲”冒名顶替了。

      2011年1月,罗彩霞着手调查此事。进展似乎并不顺利,西华师大拒绝提供假雷梦莲的任何资料,称“我们的学生也是受害者,这事不可能像你的事那样解决”。

      采访完成,领导告诉她节目要提前播出,制作周期只有两天。她兴冲冲跑回去写稿,可刚从四楼走到一楼,就接到领导电话:“毙了!”

      那时,罗彩霞还不能体会领导的苦衷,委屈得当场痛哭。她对雷梦莲的处境感同身受:“正规程序走不通,媒体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再行不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实际上,她自己在《我的媒体曝光之路》里总结过:“媒体亦有潜规则与地方保护倾向,若本省媒体不予回应,可找邻省媒体,或找发达城市的媒体,他们的报道更为开放自由大胆。”

      她把这个线索给了《中国青年报》。很快,本报发表了记者白皓采写的《谁冒名顶替我上了大学》。

      2012年2月,罗彩霞离开成都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一档经济栏目的记者。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77人遇难。她和同事到京港澳高速路现场采访,赶出了一期节目。

      “以前自己是报道对象,现在从记者的角度思考才知道做好新闻有多难。”罗彩霞说。

      如今,罗彩霞的生活常态是加班熬夜剪片子,然后挤地铁回到远郊的“蜗居”。她笑称自己像个“新闻民工”。但她又说,面对弱势群体,自己经常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采访民生新闻,为他们做一些事,会让自己有成就感。

      做片子时,记者罗彩霞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剪掉出镜画面。远在湖南邵东的父母是她最忠实的观众,哪怕节目里只有女儿一句话,也会被敏锐地听到。

      罗彩霞很在意自己的媒体形象。不止一次,她用湖南普通话问本报记者:“你为什么要把我拍得那么丑咧?”(记者刘万永)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福建近40吨病死猪肉流入湖南广东江西等地
    公安部:新疆巴楚暴力恐怖案件基本查清 又一批...
    全国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24人 其中死亡23人
    骆惠宁当选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郝鹏当选青海...
    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由抢险救援转入过渡安置阶段
    重庆检察机关正审查起诉雷政富涉嫌受贿案
    围绕年线“荡秋千” 股市“熬人行情”还要多久
    五一假期南方降雨 多地对可能拥堵路段订预案
    新老乞丐交流“骗人经”被曝光 网友:太雷人 图
    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一周增加19例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呼市卫生系统200余人接受防控培训
    王君书记集中回复察右后旗警车私用等5个网友留言
    包头10名民警被免职和行政警告
    保护乌珠穆沁白马
    内蒙古集中开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呼包城际特快列车又开两对 两地交通90分钟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与辽宁交界发生3.0级地震
    巴特尔:讲政治顾大局勇担当 振奋精神开拓进取...
    【“8337”新闻观察】香港的大菜篮子为啥搁在...
    内蒙古5年建成各类棚户区改造房78.5万套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