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神舟十号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 3名航天员再访“天宫”
    内蒙古新闻网    13-06-04 09:04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晨报

      浩渺星空,又将迎来中国的客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昨天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昨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如图)。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这位发言人说,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等飞行产品自3月底陆续进场后,按照发射测试流程,已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主要工作。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昨天9时,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在完成各项技术状态确认后,沿着1500米的无缝钢轨,以每分钟不超过20米的速度,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发射场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检查和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据了解,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将与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八大系统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了相关项目训练,并针对飞行任务期间的空间科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组织开展了专项地面模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5月下旬降轨至对接轨道,在轨运行正常,满足后续任务要求。

      -延伸阅读

      新任务: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我国将实施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将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根据任务计划,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神舟十号将背负着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进行“拾遗补缺”的任务。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介绍说,与“神九”相比,神舟十号主要是从实验性向应用性的进一步验证,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研究和建造空间站奠定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新实验:绕飞天宫一号为空间站建设做准备

      此次载人交会对接后,除了开展飞船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自动和手动对接等实验,“神十”还将进行一些绕飞等新实验。所谓“绕飞”就是指飞船可以绕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飞行。这也是为将来空间站建设做准备。因为空间站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所以就需要对绕飞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

      此次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新火箭:十余项技术改进提高安全可靠性

      记者了解到,用于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F遥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

      与发射“神九”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进行了十余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飞人:王亚平或成我国第二位太空女航天员

      据《羊城晚报》报道,神舟十号仍或将有女性航天员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日前透露,神舟九号的3位航天员均未参加神舟十号乘组的选拔,而来自山东烟台的王亚平是当前唯一参加选拔训练的女航天员。这也意味着,王亚平或将成为中国第二位太空女飞人。(记者韩娜)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北京确诊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贵州“13岁女孩被铐游街”相关人员被停职调查
    人民日报谈“情妇反腐”:以恶制恶辱没正道人心
    盘点:全国8城市先后成立女子骑警队 昆明已低...
    湖南高校另类毕业照:女扮新郎 男扮新娘
    女企业家实名举报豪车假牌 大连行政执法局长回...
    贵州13岁女孩被铐事件续:其父承认打副乡长耳光
    张艺谋回应超生:一泼脏水就洗 改天天洗澡得了
    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谈“严肃认真开展好...
    全国公安厅长六成异地或"空降"任职 最年轻者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视频回放: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一次...
    王君主持召开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
    【内蒙古发展论坛“8337”实践探索】全力推动...
    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为内蒙古添新绿】赤峰市投入1779.74万元绿化...
    《狼图腾》在天边草原开机 再现人与自然和谐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