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912万考生今赴高考 最严防作弊手段加人性化服务
    内蒙古新闻网    13-06-07 08:5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6月6日,考生进入南京金陵中学考点看考场。当日下午4点至5点半,江苏高考各考点对考生开放,各地均安排考生看考场,让他们对交通路线及路程所需时间、考点布局、考场位置等情况熟悉了解、心中有数。7日上午,2013高考准时开考,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考信息显示,今年全国高考生达到912万,比去年减少3万人,连续第五年下降。中新社发泱波摄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2万考生走入全国各大考场。今年,中国首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打开异地高考大门,数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迎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滑高考大省考生增减各异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2万,较2012年减少3万人。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部分省(区、市)较去年却有所增加。因近年来普及高中教育、扩大高中招生数量等原因,广东高考报名人数“逆势上扬”,且“报名热”这一趋势还可能要持续几年。此外,山东在继2009年出现四连降后,出现首度止跌回升;四川则因当年生育高峰期等原因,高考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

      与此相反的则是河南、湖北等省份高考考生数量连续五年下降。因适龄生源人口减少以及出国留学人数增加等因素,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不会改变。

      近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3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

      今年数千名考生异地高考“破冰”首年普遍“遇冷”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数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应试。这意味着中国教育公平又迈出重要一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年初召开的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透露,2012年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31个省(区市)除西藏外都按照国务院要求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媒体报道称,今年中国有近二十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数千人,其中重庆、湖南、浙江等少数省份达千人左右,江苏、安徽、湖北等多数省份为二三百人。

      据报道,从一些高考“高分省份”教育考试院今年公布的数据看,异地考生在湖北、江苏等异地高考门槛不高的地区报考并不踊跃,异地高考“破冰”首年普遍“遇冷”。

      针对这一说法,教育学者熊丙奇解析,这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做出最佳选择”,如果换作是流动人口多、高考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情况会完全不同。还有学者则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仅作为“政府意见”让部分考生存有顾虑,而政策中所涉及的要素或程序又缺少明确规定,使外地家庭摸不清门道望而却步。

      教育部涉考违纪行为“零容忍”提醒考生诚信应试

      当前,“助考”犯罪活动依然猖獗并出现新动向,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传播虚假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与个别教育系统人员相勾结窃取、贩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临考前,教育部数度重申高考考试纪律,以确保今年高考安全进行,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教育部强调,将对所有涉考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绝不姑息。

      教育部要求,对任何组织高考集体舞弊、贩卖无线考试作弊器材以及各类涉考诈骗活动的团伙和个人,将一查到底,坚决依法打击,决不手软,不法分子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要严肃查处招生考试领域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案件、公职人员失职渎职案件。

      近日,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公布了高考举报电话,欢迎社会参与监督考试中涉嫌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教育部也提醒广大考生,要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切勿轻信各种团伙和个人“助考”的蛊惑以致上当受骗,遭受各种损失。教育部门将严厉查处高考中各类违规行为,对于考试不诚信、违纪作弊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何时查实何时处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资格或录取资格,并将其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和今后就业时用人单位查询。对违反规定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将责成有关地方和单位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多地出台“最严”防作弊手段推人性化举措服务考生

      自2012年起,高考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最高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临近,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完成标准化考场建设,今年所有考生将在标准化考场参加考试。为了更好维护考试纪律,多地推出了严格的防作弊手段:

      吉林和厦门等地将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带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金属探测器“滴滴”响的物品,都会成为“拦路虎”,即便只因文胸后有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对患疾病身体植入金属医疗器件的考生,需出具医疗机构证明材料方能入场。

      北京首次启用了考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监控画面可对全市考场“一览无余”地进行查看。考生缺考、作弊情况也都将通过这一平台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北京还建立了一个能够覆盖五环以内地区和个别近郊区的固定监测网,对作弊频段实施干扰。

      全上海20个考区、89个考点的2200个考场都将安装广角摄像头、金属探测器、全向识音器以及身份验证终端、无线电屏蔽仪。无线电监测车将对考试进行全天候巡回监测,配合标准化考场的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

      江西则提醒考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他人干扰或旁窥,高考评卷时若认定为雷同卷,将取消相关考生的考试成绩。

      为了更好地服务高考考生,部分省市还就交通、施工、急救等方面做出提示说明:如北京接送考车车辆不受尾号限制、高考期间施工扰民将高限出发、105个考点将设急救车驻守;宁夏学生高考若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可由警车护送赴考;广州37地铁站开高考绿色通道增加备车确保考生赴考交通顺畅;广西启动“黄丝带”送考,考生凭准考证免费乘车;山西交管局公车为高考停驶,呼吁群众为考生让路。

      另气象部门提醒,高考期间,中国降雨范围较大,局地还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考生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出门需携带雨具;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调整着装。不过,高考期间,中国不会出现大范围高温酷暑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 (肖媛媛)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央巡视组进驻各地 当好"千里眼"找出"老虎""...
    10个中央巡视组全部进驻 对外公布名单及电话
    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谈“严肃认真开展好...
    前外交官揭秘领导人出访幕后:陪同名单有讲究
    “后台硬”传言发酵成烧车事件
    【解析】中央巡视组:组长选自离开一线岗位高官
    未成年人保护引广泛关注 如何进一步加强亟需反思
    中央美院一教授妻子因老公多次出轨留遗书自杀
    报告称中国千万富翁将超80万人 持有资产27万亿
    一批法律和部门规章6月1日起施行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134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730人
    内蒙古自治区134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730人
    阿巴嘎旗举办成吉思宝格达圣山祭祀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未来三天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将遇降雨大风等天气
    全区肃纪整风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尽责圆梦】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鸣笛起航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
    8个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蒙粤签下超三千亿元合作...
    内蒙古3所高校入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