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刘洋:神九夜间飞越中国可以清楚识别经过城市
    内蒙古新闻网    13-06-16 11:28    打印本页    来源: 光明日报

      图为刘洋与“太空女性第一人”捷列什科娃(左)和加拿大首位女宇航员罗伯特·邦达尔(中)出席纪念活动。(方祥生摄)

      由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办的“女性进入太空50年”纪念活动近日在维也纳举行。纪念活动包括研讨会、图片展、与当地民众互动等。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现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及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的女宇航员的加盟,使纪念活动成了维也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总干事费多托夫强调了女性参与太空探索对未来的意义。他说,50年前,自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48圈以来,已有近60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我们的讨论清楚表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不仅是国家间的合作,同样包括男女平等参与。太空科学与技术已在健康、灾害管理、减缓气候变化和发展等众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席堀川康和许多国家的使节在发言中都祝贺中国成功发射“神十”,中国女航天员刘洋也成为纪念活动的亮点。有代表请她合影、有科学家请她讲课、有媒体记者采访、有各国粉丝请她签名,而更多的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期待她的回答和解释。

      当地时间13日晚,刘洋与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的3名女宇航员一起,在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与当地民众互动。记者提前10多分钟抵达,只见大厅里200张椅子已座无虚席,楼梯和过道上也挤满了人。当主持人介绍中国女航天员刘洋时,听众席里的掌声格外热烈。也许是因为中国刚刚发射神舟十号,也许因为刘洋是女宇航员中的后起之秀。

      刘洋在与观众互动时说,她是2012年6月16日乘“神舟九号”进入太空的,与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恰好是同一天,但却晚了整整49年。刘洋说,她是听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许多关于飞天的中国神话长大的,少年时曾梦想当老师、当医生,但从未想过当航天员。1997年她报考了飞行学院。在蓝天飞行时,认为自己是离太阳最近的人。后来才知道宇航员离太阳更近。2009年中国开始招收女航天员,她获悉后,立即报了名,想成为离太阳最近的人。当然,航天与航空有很大区别,一切必须从头学起。当一位家长提问,刘洋想对孩子们说点什么时,刘洋表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未来的太空是为他们准备的。孩子的梦想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

      刘洋说,虽然离开太空已一年,但太空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环境,终身难忘。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看到地球那么美。她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可惜飞船离地球还不够远,不能看到完整的地球,每次只能看到地球表面的约四分之一。“神九”几次飞越中国,她在夜间飞越中国时,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灯光,可以清楚识别正在飞越哪座城市。

      刘洋说,在太空生活与在地球有很大不同。太空舱内非常安静,只有保障舱内气流循环的通气机的声音,没有其他杂音。她说,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迟,所以每个人在太空完成的实验任务较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不过,他们还是尽量找时间放松自己,常玩的游戏之一是在失重的太空舱里,双脚蹬一下,看自己的身体能翻几圈,多者为胜。她个人觉得较特别的是睡觉的姿势,睡觉的姿势取决于睡袋的安放,有时站着、有时斜立。“神九”太空舱的热饭装置有3格,速度较慢,热一次饭要半个小时。她觉得“神十”的饭比上一次的好吃。“神九”返回前,他们曾议论返回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撮一顿”,但返回地球后,她最想做的是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刘洋说,中国迄今只招过两批航天员,只有她和执行“神十”任务的王亚平是女性,她相信以后还会招收女航天员。她目前从事的工作仍然同太空有关,她一直在进行后续训练,渴望能参与执行下一次航天任务。从其他国家航天员的情况看,以她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再执行两三次航天任务应该没问题。她希望能飞向更深的太空、更远的星球。刘洋觉得自己很幸运。她说,“鸟无双翅不能飞”,翅膀之一是科技发展;翅膀之二是家庭、丈夫与亲友的支持。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女性打开了一道门,她有幸成了第一个迈进去的人。她相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女性加入航天事业。

      (光明日报驻维也纳记者方祥生)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央巡视组缘何受关注:解决监督“太远”难题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今起访大陆 习近平将会见
    杨洁篪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
    李克强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
    “神十”逃逸塔残骸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发现
    “神十”逃逸塔残骸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发现
    李克强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
    张又侠: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航天员在返回舱内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5市位列中国最富30城
    包头酒吧女老板因言语纠纷被刺身亡 嫌疑人被捕
    吃粽子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体学习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督查组督查西部4盟市肃纪整风情况
    自治区党委举办第八期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 叶小...
    2013年直招士官开始报名6月15日结束 网上预征...
    黄玉米打就黄金链条红干椒生成红火日子
    “神舟”飞天的地方——走访内蒙古额济纳旗
    男婴被弃垃圾堆 警民携手齐施救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