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梦鸽要求公开审理李某某案引发三重疑问
    内蒙古新闻网    13-07-30 09:16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李某某轮奸案即将进入庭审,事件的风吹草动再次引发舆论关注。28日下午16点,李双江家庭法律顾问兰和发表博文《梦鸽女士要求公开审理李某某案》。

      博文称,作为被告人的母亲——梦鸽近日在微博上向法庭提交申请,要求公开审理李某某案,得到客观公正的判决。当事的另一方,受害人杨女士及其代理律师则根据法律条文回应称,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一时间,是否公开审理李某某轮奸案成为焦点,也带来了不少疑问。

      疑问一:梦鸽申请的目的是什么?

      对此,兰和律师在接受电话专访时作出解释。

      兰和:梦鸽的态度就是,想让这个案子能够回归到事实证据和法律的正常轨道上来,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合理结果,不受到舆论和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客观公正的得到判决和处理。

      兰和一直强调,李某某接到过关于被害人杨女士的勒索短信。

      兰和:关于50万的问题,将来会有一个水落石出的时候。短信不是从我们这里爆出的,但这个短信是存在的,短信是真实的。

      疑问二:梦鸽有资格提出申请吗?

      随同这篇博文,还附上了梦鸽致北京海淀法院《关于公开审理的申请》,申请人签名处有手写体"梦鸽"两字,日期为"2013年7月28日"。但这个签名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有人认为,"梦鸽"本身是艺名,她原名叫"刘清娣",用艺名签署正规文件,就好像当年赵丽蓉在春晚小品中签下的"麻辣鸡丝"一样,并不具有现实的法律效力。

      兰和回应说,签名使用的"梦鸽"二字和梦鸽本人身份证上的姓名是一致的。

      兰和:签名和她身份证上的签名是一模一样的,具有法律效力,这是一种误读,是社会上的一些所谓专家没有经过调查,就说用艺名这种签名是违法的等说法。我觉得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因为他没有调查。

      疑问三:案件能公开吗?

      如果真如兰和所说,那梦鸽有权做出要求公开审理的申请吗?兰和认为没有问题,在他眼中,法律没有明文禁止这种行为。至于法庭是否接受,另当别论。

      兰和:法院的态度是法院的态度,梦鸽的态度是梦鸽的态度,所以说关于梦鸽这种申请是违法的,这种说法不具备法律常识,是一种常识性的误导。

      不过,作为案件另一方当事人,本案受害者杨女士的律师田参军在28日下午5点发微博回应称,按照《刑事诉讼法》274条: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并建议各方复习一下《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教授时延安也认为,由于公开审理不仅涉及未成年人李某某的隐私,还涉及到受害者的隐私,因此,申请公开审理不可能被法院接受。

      时延安:不能公开审理,《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规定,但主要是《刑事诉讼法》,强奸案是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到个人隐私,涉及到被害人的信息。这个案子来讲,涉及未成年人也是不公开审理的,他们想公开审理可能想引起更多人关注,这个案子的律师里有很多问题。

      虽然新版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但这条法律还同时规定,"经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被告人所在的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派代表到场。"

      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是否能旁听李某某案子?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许兰亭律师认为,可能性很小。

      许兰亭:公开审理是不可能,不可能对公众、新闻媒体公开的。法律只是规定这两类人可以,但是还是要经过法庭的允许,可能平时他们和未成年被告人的关系比较特殊,亲近些,未成年人被害人觉得也容易接受,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帮助未成年的被告人。

      北京海淀法院回应是,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法院会严格依法审理。(记者张棉棉 马喆)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习近平等会见神十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朝鲜阅兵式打出中文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川文联主席落马前后:家中被曝搜出金条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
    甘肃红会回应捐赠灾区矿泉水为何昂贵:按零售...
    王林被曝光违规盖别墅 服刑时曾越狱后被抓(图)
    河南新野毁掉耗资千万元公园建五星级酒店
    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中国探索“利”“力”叠加的新增长之路
    直击甘肃定西地震灾后救援 争分夺秒不言放弃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锡盟举办中蒙俄商品展
    百人四胡演奏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原...
    王君巴特尔拜会张庆黎
    8月5日起呼和浩特部分小街巷通行方式改变
    重点工程建设再传捷报 清洁能源基地喜结硕果 ...
    内蒙古:每年不低于15%的公务员职位招录6类毕...
    我区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内蒙古第24届旅游那达慕大会在格根塔拉草原开幕
    内蒙古牙克石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