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追踪:精心策划的炒作
    内蒙古新闻网    13-08-02 08:49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快报
      原标题:以为是一份爱心的传递 不料是精心策划的炒作

    女童为清洁工撑伞照片

      -“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追踪

      当事女清洁工汤大姐说,她被四名年轻人请去拍“广告”,“却被这样利用了”

      昨日本报A08版刊登的“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一稿出街后,引起读者高度关注。

      但前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事有蹊跷。昨天一大早追踪时,报料人手机关机,让此事更是疑点重重。昨晚,经过多番努力,记者找到了照片中晕倒的女环卫工汤大姐,通过她的讲述使我们知道,那张充满爱心的照片,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怎知道是……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给多少钱我都不干。”汤大姐说,她自己也是被对方利用的受害者。

      蹊跷

      报料人手机关机

      前日傍晚6时许,接到报料人的报料后,记者到现场就此事进行采访。此时,女清洁工已经离开,报料人表示是他和女同事将清洁工送到附近一小诊所医治,还垫付了医药费。但当记者问及是哪家诊所时,报料人支支吾吾,以那家诊所没有名字、只有一名医生坐堂等为借口搪塞过去。

      随后,报料人为了证实其报料的真实性,给记者看了4张当时现场的照片,还一再声称,报料只是为了弘扬这种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并不是想让清洁工来报答他。看到报料人提供的照片后,记者提出质疑:为何只是拍照,没有上前施救?报料人表示,当时因有顾虑不敢贸然上前施救,但也因觉得心里不安不敢走开,所以目睹小女孩送伞的整个过程。而后他也是受此感召才决定出手救人。记者随后也被照片中小女孩的爱心和报料人的讲述所感动,觉得这正是社会的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所以渐渐消除了对报料人说法的怀疑。

      但此事的一些疑点始终萦绕在记者脑海。为了更详细更客观地还原事件,昨天一早,记者就拨打报料人电话,但发现其已经关机,发信息也没回复。直到昨晚11时发稿时为止,报料人的手机始终是关机状态。

      提前一天拍的照片

      报料人联系不上,但记者并未放弃追寻事件的真相。

      昨天,经过几番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当时晕倒的清洁工汤大姐。今年49岁的她是增城人,嫁到东圃多年,今年4月份来到珠吉街环卫站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汤大姐显得很纠结。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昨天上午他们曾询问过汤大姐,前日下午是不是在黄村大道晕倒,后被人救助,但汤大姐当时否认。

      昨日下午,汤大姐看到报纸后,她开始紧张了。经过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开导后,汤大姐才答应接受采访。昨晚,记者陪同汤大姐再次来到“晕倒”地点——在天河黄村大道的人行道上,靠近机动车道路的路面上,长着半个人高的灌木,人行道的另外一侧被围蔽起来,这个路段,并不容易被周边的士多店看到,属于比较隐蔽的路段。据附近的士多店老板说,由于没有树阴,因此中午时分,这个路段通过的行人稀少。

      汤大姐说,拍照片的时间是7月30日中午12时,拍摄过程中她反复躺在地下三次,经过多次试镜,一个半小时后,才拍出昨天出现在报纸上的这幅照片。

      真相

      小女孩也是请来的

      据汤大姐回忆,7月29日下午3时许,她在珠村护林路的珠村牌坊下清理垃圾时,走过来4名年轻人。其中,一名20多岁的戴着眼镜、偏瘦的男子走上前,询问汤大姐能否参与他们的一个广告拍摄。

      汤大姐说,该男子称,他们看到环卫工人很辛苦,所以很关心环卫工人的生活。“他说要我拍一个跟伞有关的公益广告,拍完还有100元的酬劳。”对方还告诉汤大姐,广告很快就能拍完,但没有告知她用途。“我以为是做一下宣传资料,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汤大姐说,30日中午拍摄后,由于天气太热,戴眼镜的年轻男子还多给了她50元,汤大姐共拿到150元的酬劳。

      但汤大姐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的这个“广告”,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而那名撑伞的女童竟然也是对方花150元请来的,女童的母亲则是一开始找汤大姐拍广告的四个年轻人中的一人。

      事后

      策划人塞钱封口

      汤大姐获悉真相后,很是后悔。她说,至今还不知道找她的年轻人姓甚名谁,仅有一个联系人的电话。“现在最怕的就是,这个事传出来了,我会不会失业,现在我家庭非常困难。”汤大姐说。

      昨日中午,非常害怕的汤大姐拨通了那名年轻人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那名年轻人告诉她“有事我摆平”。之后,该男子还来到汤大姐家附近约见,并当面叮嘱她“不要把真相说出去”。“当时,他硬塞给我1000元,我不敢要,僵持不下,他就将钱丢在我的单车的车篮里,然后就跑掉了。”汤大姐说。

      昨晚,记者根据汤大姐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找她拍“广告”的男子。电话接通后,对方却是一名女子,并称这是她老公的号码。当记者表明采访意图后,对方直接否认请汤大姐拍“广告”这回事。

      -对话

      “要是知道用来骗人,我打死也不干”

      新快报:当时你知道对方是利用你来炒作吗?

      汤大姐:我想着有钱赚就答应了,他也说拍这个广告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清洁工。拍的时候见到他们拿着雨伞,以为真的是拍雨伞广告。要是知道用来骗人的,我打死也不干!

      新快报:拍这个“广告”,对方给了多少钱?

      汤大姐:150元。(叹了一口气)我要卖两三个月的废品才能赚到150元,当时想着轻松赚到钱,就答应了。

      新快报: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被利用了?

      汤大姐:看到报纸的时候。早上去上班就听到同事在议论(孩子为清洁工撑伞的事),我还以为是其他清洁工昏倒了。后来见到报纸上的照片,我才知道被人利用了,当时就吓坏了。

      新快报: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为什么不第一时间说出来?

      汤大姐:我怕说出来后被单位“炒鱿鱼”。(迟疑了一会儿)也担心找我拍照片的人会报复我,所以一开始不敢说。后来觉得事情太大,不说出我会睡不着觉,所以就跟领导承认照片上的人是我。

      (随后追问记者)

      现在我说出来了,会不会有事?(沉默片刻)其实我也是受害者。

    无良策划重挫社会信任

    -本报评论员

      昨天,新快报报道了这样一则让人五味杂陈的新闻:一个环卫工昏倒在地,路人观望不敢上前,只有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在孩子的感召下,两名路人终于出手相救。新闻甫一传开,瞬间搅动全城舆论,有关社会冷漠的反思再次重击世道人心。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新快报记者发现,这起事件另有猫腻,昏倒在地的环卫工和撑伞女童的相遇,并非人间真情,而只是一场“有偿演出”,爆料人则更像是这出戏的导演,其动机与目的暂时不明,但种种迹象已经显示,这是继两年前那起“跪爬母亲”事件之后的又一起恶意炒作事件。

      是谁策划了这场闹剧,是谁玩弄了公众的情感与道义,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消费着这个社会的基本信任?所有的指责一定会指向这起事件的策划人,以及两个可能受骗的“临时演员”,公众之于“路人扶助”的敏感之心再次受到重挫。

      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陌生人时代,因为信任的匮乏,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相处,成了一道社会难题,人情冷漠的土壤得以滋生。而在经历“扶老人被陷”、“跪爬母亲”、“小悦悦”等一系列新闻事件之后,陌生人之间本已微弱的信任几乎濒临危机,早已经不起哪怕是一丝的挑衅。

      人类社会早就有“狼来了”的寓言故事,策划者对世道人心的每一次消费,就是一次寓言故事的上演,就是一次助推社会信任走向崩盘的恶行。可以想象的是,今后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每一起“路人昏倒”事件中,行色匆匆的陌生人将会越来越犹豫,他们不知道“扶助路人”是否会被讹诈,更不确信背后是否有策划者的炒作之手,这些致命的“犹豫”将会错伤多少无辜的个体?

      策划者的双眼一定是被利益蒙蔽了,他们看不见一己之私对全社会的伤害,我们必须予以谴责和痛斥。(-采写:新快报记者郑光隆 方阳麟 陈海生-摄影:新快报记者王小明)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国游客卢浮宫外水池泡脚引争议 网友称外国人...
    朝鲜阅兵式打出中文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习近平等会见神十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王林被曝光违规盖别墅 服刑时曾越狱后被抓(图)
    六旬老人躺草坪上休息因太阳直射太强中暑死亡
    湖南:接受不了“做寿生子不准办酒”可退党、辞职
    夫妻比收入多少利婚姻?
    家长潜伏贵族幼儿园:肉粥不见肉鸡蛋已发臭
    北京陪女儿练摊遭殴男子公开身份 讲述事件始末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拒绝开“宝马”喝污水的...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王君主持
    8月5日起呼和浩特部分小街巷通行方式改变
    内蒙古牙克石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被“双开”
    【2013年高考】高职高专批网报志愿7月30日进行...
    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地区遭遇山洪灾害
    自治区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召开 巴特尔主持 潘逸...
    磴口县华莱士节拉开绿色旅游文化大幕
    2013·扎兰屯市第十届漂流节开幕
    苏尼特左旗为205名寿星老人集体祝寿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