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克强推进购买公共服务大有深意
    内蒙古新闻网    13-08-02 09:28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王希孟) 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要求立即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舆论和专家均称此举有多重利好。这些热议,从远近横侧不同的角度看,都有其道理。笔者静观默察,李克强此举,实为一系列政府自我革新中的关键步骤,除了溢出一些当前“利好”,对于转换政府职能、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治理、聚积民间正能量,都深具意义。

       激发政府能力、社会动力、市场活力

      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李克强也一贯主张,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

      在新的发展阶段,处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关系,要抓住三个核心词:转(政府转职能),扶(扶社会组织),活(搞活市场)。只有把政府能力、社会动力、市场活力都激发出来,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力推向社会购买服务,既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质素,也有利于改善政府施政,倒逼政府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社会、市场三翼齐飞,三力合一,有利于控制行政机关规模,促进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发育,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共生。

      其实,不管多么英明神武的政府,其能量与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相比,与生生不息的市场活力相比,高下相形,不言而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政府无法包办。李克强有着深厚的民本情怀,他自然相信民力可依,民心可恃,民智可用。

       创新公共服务机制集聚社会正能量

      环顾域外,政府购买服务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政府不能只采购货物。发达国家的政府莫不借重社会力量,开启社会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再大的政府也只能是有限政府。而社会需求既繁且多,不同地域的民众又各有所需。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包办一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本来就是众人之事,聚集民力是理所应当的。

      李克强善观大势,顺应潮流。他早就看到,政府财力有限,民力无穷。政府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要用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其实,只要找到好的机制,把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把众人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政府少花钱或者不花钱,也能多办事、办成事。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民间已经积蓄了丰沛的能量。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已经进入了小康。许多人不再为稻粱谋,他们不独亲其亲,而心存终极关怀,颇有奉献精神。政府以一定的经济和权能为杠杆,把民间社会的积极性组织带动起来,使之服务社群,可以有效引导社会集聚正能量,释放正效应。这对当下的中国完善社会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公共服务不能光靠政府“配餐”。不能让民众养成习惯坐等用餐,要大家齐动手,一起做餐。北方人常说,好吃不过饺子。笔者发现,不少地方就把饺子叫做“齐动手”。如果政府在“热厨房”里干得热火朝天,民众却在一旁常感“不对口胃”,甚至怨声载道,官民分道扬镳,社会就难以正常运转。要让民众成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持份者。要以经济手法把民间的力量撬动起来,凝聚起来。新时势下,政府要因势利导,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企业(管理企业化,而不以盈利为目的),培育服务提供的主体。

       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民众服务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之处甚多。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虚拟与实体经济结构都有待调整。李克强特别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而政府服务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大多与民生相关。产品不足会出大问题,服务不足也会出大问题。现在产品当然仍存不足,但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公共服务大量由政府自己立项,自己实施,自己评价。这样的“三自”项目没有招标、竞争,没有社会创造性参与。政府以行政方式分配公共服务项目、垄断式经营,单边“配餐”,抑制了服务业发展。李克强主动打开闸门,主动向社会释放资源,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第一推动力,一招棋活,满盘生辉。这无疑是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契机,是服务业开放的重大讯号。

      中国已经融入国际体系。顺应世界潮流,开放服务贸易是大势所趋。中国的服务业势必要面临国际竞争。在这一轮结构调整中,中国的服务业短板应能得到迅速补齐,其国际竞争力自然也会大幅提升,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改善,自然也会吸纳更多的就业。

       政府自我革新,推进社会建设

      笔者以为,转换政府职能,减少审批项目,自削资源,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开放公共服务同样也是一场革命,其意义不亚于简政放权。不少专家认为,政府购买服务可以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将有效抑制腐败。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国务院通过政府自我削权、向社会购买服务,推动政府改革向前迈出了两大步,政府的角色转换不可谓不快。只有这样,政府才有更多精力履行本职:提供法治环境、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公民素质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社会动员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缺乏管道。李克强以经济为推手,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政府与民间社会衔接有了更多有效渠道。今后,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不难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务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等方面找到与政府合作的路径。政府的施政和决策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重大决策时政府可以借助“外脑”、“众脑”,除了深思熟虑,还可以做多重选择题,可以完全摒弃“拍脑袋”、“拍胸脯”的决策模式。此外,政府购买服务还可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扶持民族产业、扶助弱势群体、保护小微企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无情和不足。

      归结一点,李克强此举将有力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放大发展机遇,消弭社会矛盾。建制内外的区隔得以打通消除,社会动能纳入正途,中国民间丰沛的经济、智力资源将融入建设洪流之中。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将进入新的时空背景。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国游客卢浮宫外水池泡脚引争议 网友称外国人...
    朝鲜阅兵式打出中文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习近平等会见神十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王林被曝光违规盖别墅 服刑时曾越狱后被抓(图)
    六旬老人躺草坪上休息因太阳直射太强中暑死亡
    湖南:接受不了“做寿生子不准办酒”可退党、辞职
    夫妻比收入多少利婚姻?
    家长潜伏贵族幼儿园:肉粥不见肉鸡蛋已发臭
    北京陪女儿练摊遭殴男子公开身份 讲述事件始末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拒绝开“宝马”喝污水的...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王君主持
    8月5日起呼和浩特部分小街巷通行方式改变
    内蒙古牙克石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被“双开”
    【2013年高考】高职高专批网报志愿7月30日进行...
    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地区遭遇山洪灾害
    自治区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召开 巴特尔主持 潘逸...
    磴口县华莱士节拉开绿色旅游文化大幕
    2013·扎兰屯市第十届漂流节开幕
    苏尼特左旗为205名寿星老人集体祝寿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