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部分省市明确禁看、禁传监控视频 无妨监督
    内蒙古新闻网    13-08-15 09:1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禁看监控,无妨监督(深阅读)

    制图:宋嵩

      近日,网传部分省市出台地方性法规明确禁看、禁传监控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是保护隐私还是拒绝监督的讨论不断升温。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出台政策的部门及法律专家。

      禁看并非妨碍监督

      查看监控视频需要明确流程,防止侵犯公民隐私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通过的《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10月1日起,个人或单位擅自传播公共场所监控视频将被罚款。消息一出,立马遭遇网友的质疑,认为这是妨碍监督之举。

      据记者查询,禁看、禁传视频并非河南独创,北京、广东、辽宁等不少地方都有相关规定。比如,《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与图像信息监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监看场所。留存的图像信息除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使用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提供、传播。

      “《条例》出台的背景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处一位负责同志表示,“《条例》不是监督官员的法规,所以没有对官员的隐私保护和公众监督作出规定。”

      该负责同志指出,《条例》规定一些单位和一些公共场所应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前者由单位自己管理,后者由公安机关管理。由于这些视频中的内容可能涉及公民的隐私,因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买卖、传播或者未经公安机关或有关单位同意查看、复制这些信息,否则将受到处罚。“但是,如果公民认为监控视频中可能有某个涉嫌贪腐的官员的信息,他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调取查证。如果允许随便传播视频信息,受伤害最多的还是广大普通公民。”

      据了解,目前我国公共监控管理没有国家统一法规,但部分省市有地方性明确禁令。“部分省市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止私人调阅、复制和传播公共场所的监控,从立法原意和目的来看有其正当性,不能简单认为其是为了拒绝对腐败行为的监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表示,公共场所的监控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应由公权力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来统一使用;公共场所监控如果被私人利用会有侵犯他人隐私、发生权力滥用的危险。

      获取监控视频手段要合法

      不能对他人的私人生活、日常习惯等不加选择、不设范围地公开

      近日,举报人获取监控手段如何合法也引起了不小争议。

      “关键看该举报人的行为有没有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强行性或禁止性规定。”王旭解释说,从这个角度看,法律授权公权力机关(如公安机关)使用监控资料,但也没有禁绝个人在守法前提下的调阅、复制和使用。“当然,如果酒店在安装监控的时候公安机关有过调取使用纪律的规定或要求,则酒店方面应该承担一定的违反行政命令的法律责任。”

      江苏刘万福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万福表示,监控制度的规范要体现关注公众人物的行为监控。这里的公众人物包括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就的、从事特殊职业及其他原因而为公众所关注、所知悉的人。官员因其职业的特殊,理应视为公众人物。凡是与社会公众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处负责同志表示,作为掌握公权的公众人物,其行为应当更透明一些。“如果有官员经常出入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等,公众可以进行监督。”

      王旭认为,针对公众人物在信息公开上的监督,原则上应关涉重大公共利益,而不是对其的个人癖好、私人生活、日常习惯等一律不加选择、不设范围地公开。

      监控设备还需强化管理

      未备案私设监控设备情况仍存在,须制度明确监管责任人

      哪些场所属于安装监控设备范围?《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可作借鉴。该《办法》规定,在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路口等公共场所,重要新闻单位、重要交通设施、电信邮政金融单位、大型文体场所等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必须安装,此外,对歌舞娱乐场所的入口、主要通道也作了强制性规定。具备条件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小区,可根据治安防范的需要自愿安装。

      据了解,对公共场所的探头安装、管理较规范和严格,但商场、超市、宾馆等自装监控的管理却存在隐忧。按照一些地方的规定,安装监控系统需要到公安机关备案,同时要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公安机关做到日常监督检查。但现实中,仅“备案”一点就很难做到位,存在不少私设监控设备的情况,这在小超市、小服装店等出现较多。

      公共场所监控被滥用和曝光隐私的事件也接连不断,如“上海复兴中学教室亲吻监控视频”、“深圳地铁工作人员泄露恋人拥吻监控录像”等。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等自媒体的发达,使很多公共场所监控拍下的画面被传到网上,导致普通人生活受到干扰。

      公共场所设置监控设备,需要注意什么?“一些公共场所设置的监控视频没有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提示,也出现一些问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处负责同志介绍,他们通过《条例》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应当设置明显的标示,提醒公民规范言行,避免隐私泄露。

      王旭指出,要合理规范使用还必须明确安装监控的主体、要求申报安装理由,同时明确监管监控设备的责任人,保障被监控人的权利。“有权获取信息不等于有权公布信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将监控信息予以社会公开,谁来公开,公开的程序是什么,尤其是是否要对被监控人予以事前告知并说明理由,允许其陈述、申辩、反对公开,这些都缺乏制度设计,容易造成侵权。”王旭说。

      刘万福认为,法规应从设置场所、图像保管方式、图像使用规则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定完整科学的条款。

      本报记者徐隽 王汉超 申琳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男子干活时突然心慌赶回家 救下面临性侵女儿
    白富美与高富帅吵架:开着卡宴猛撞玛莎拉蒂
    刘铁男被指涉一系列色情活动 有25只罕见钻石(图)
    梦鸽告酒吧经理拉皮条 酒吧:她丧心病狂
    陕西富平贩婴案新进展:双胞胎获救 卫生局长被免
    梦鸽指杨女士装醉卖淫 酒吧方:她实在没招可使了
    山东卫生厅内男子劫持女上司要求对话媒体
    西安拟投资380亿造“新阿房宫”被疑烧钱形象工程
    王林曾开宾馆涉赌被查 拎铁链冲县委获书记保证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精彩...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
    华泰汽车被列为内蒙古年度经济论坛指定用车
    传统文化在广场演出中传承
    内蒙古27亿集资诈骗案始末
    【“8337”发展思路系列述评9】壮士断腕 去腐...
    阴雨连绵迎立秋 内蒙古未来两天仍有强降雨
    内蒙古公安厅:“国家将把部分四川灾民迁至内...
    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检查组在鄂尔多斯...
    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邀请赛开幕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