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博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83.5%受访者感觉身边很多年轻人想拼爹 图
    内蒙古新闻网    13-08-16 09:3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漫画:赵顺清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政策系主任陈友华教授表示,“拼爹”是不正常时代的正常选择。虽然它对个人而言是理性行为,但却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他指出,“拼爹”游戏不仅阻塞了正常上升渠道,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且使“权与钱”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首要准则。此外,“拼爹”盛行还会导致各阶层年轻人的心态失衡——上层的因为不劳而获容易专横跋扈,中下层的因为上升无门而消极怠惰。

      如今,“拼爹”绝对是一个社会热词。特别是时下正值所谓“最难就业季”,不少年轻人有“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感慨。在他们眼中,“拼爹”是成功的捷径。但也有人质疑,拼爹不如自己奋斗,将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很难真正成功。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809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 83.5%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有很多想加入“拼爹游戏”的年轻人,80.4%的被访者觉得当代年轻人靠“拼爹”成功的多。

       80.4%受访者认为现在年轻人靠“拼爹”成功的多

      郭童(化名)今年24岁,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在读硕士。他觉得周围同学在毕业找工作时,家里社会关系强的,往往很容易得到一份好工作。他有一位北京籍的同学,家里有直系亲属是某大型国有银行总部电子银行部的领导。“他毕业后也直接到了那个部门工作。而如果是走正常流程,起码要经历6轮以上的笔试、面试。”

      专科毕业的北京某大型药店员工白先生告诉记者,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去医院实习时,办公室主任一见面就问他是哪位领导的亲戚。因为这位办公室主任很明白,专科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关系基本不可能来医院上班,连实习都没戏。“在我们单位,职工直系亲属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可以直接来上班。有关系的,在往后的工作中获得提拔的机会也更大。”

      今年26岁的李智昕(化名)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服务公司工作。在他看来,“拼爹”是一个家庭对社会资源的掌控和支配能力在子女身上的具体体现。“我身边人‘拼爹’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我有一个同学父亲是某银行省级支行的人事高管,母亲为党政部门处级干部。他高中成绩一般,但借助家庭关系,去了某知名大学读国内3年、国外1年的‘3+1’项目。回国后,他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别人都很羡慕,但他嫌工资低。于是,家里又安排他去了东北某证券公司的总部。借助他父亲的资源,还干了几单大业务。”

      调查显示,83.5%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有很多年轻人想加入“拼爹游戏”。80.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年轻人靠“拼爹”成功的多,认为“靠奋斗成功的多”的受访者只占10.1%。

      当被问到遇上困难或麻烦,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时,24.6%的受访者选择靠“拼爹”解决,35.6%的受访者感叹自己无“好爹”可拼,35.1%的受访者选择靠自己解决,4.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拼爹’现象的确越来越严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临晖认为,“拼爹”主要表现在找工作上。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找工作并不难,关键是找到的工作好不好。而现实情况却经常是,薪水高、福利好、稳定又有前途的工作离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越来越远。根源就在于一些权力掌握着资源与机会的分配,而这些权力又很难受到严格的监督。“我到一些比较好的单位调研时,很多人都向我抱怨,能来这些地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干部子弟,没有背景的孩子是很难进入这些好单位的。”

       66.7%的人认为年轻人总想“拼爹”,是因为正常奋斗困难重重

      为什么当下许多年轻人喜欢或者羡慕“拼爹”?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的首要原因是“正常奋斗困难重重”(66.2%),其次是“资源向少数人集中”(57.8%)与“违法违纪的‘拼爹’胜利者未受严惩”(56.0%)。其他还有:“年轻人贪图安逸”(27.9%)、“加入‘拼爹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从众心理”(22.6%)等。

      出生于福建建瓯农村的朱为超在厦门大学攻读广告学本、硕学位期间,和别人合伙开了咖啡厅、旅馆、KTV和中餐馆,年营业额最高时接近300万元。他表示,虽然自己出身贫寒,但一样靠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在很多年轻人受社会环境影响,心态都比较急功近利,总认为除了奋斗还有其他成功的捷径,比如拼爹。但是,“爹”总有一天会不在,那时候怎么办呢?

      调查中,过半受访者(50.7%)认为,年轻人羡慕“拼爹”,其实是患上了“成功急躁症”。

      “‘拼爹’是不正常时代的正常选择。”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主任陈友华教授看来,年轻人总想“拼爹”,是源于追求成功的人之天性。在当下社会,靠父辈、祖辈铺路,不仅更可能走向成功,而且能缩短成功的时间,因此,“拼爹”某种程度上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恰恰是这种个人的理性选择,给社会带来的确是灾难性的后果。

      陈友华指出,“拼爹”游戏不仅阻塞了上升渠道,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且使“权与钱”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首要准则,社会价值观被严重扭曲。此外,“拼爹”盛行还会导致各阶层年轻人的心态失衡——上层的因为不劳而获容易专横跋扈,中下层的因为上升无门而消极怠惰。长此以往,会将中国社会置身于危险之中。

      调查显示,68.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社会“拼爹”盛行,将会导致社会价值观被歪曲;67.5%的受访者担心违法违规操作现象会越来越多;63.6%的受访者担心社会阶层将固化;56.2%的受访者忧虑普通年轻人会缺乏动力;47.5%的受访者担忧社会上的年轻人会畸形成长,没有未来。18.6%的受访者更是认为,“拼爹”本身也会给自己的“爹”带来风险。

       专家忠告年轻人要将成功的可能性放在自己身上

      虽然很多受访者有“拼爹”的想法,但调查中,70.8%的人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靠自己的实力奋斗”的心态,仅有11.7%的人希望自己孩子有“靠‘老爸’把关系铺好”的念头。

      卢临晖认为,这种矛盾想法反映了父母在面对子女需求和客观现实间的张力:一方面,父母会为孩子过上幸福生活动用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孩子养成健全人格和独立能力。这背后显示出,即便是给子女提供不正当帮助的家长,也有对现状的不满。“从社会学上说,我们的社会目前纵向社会流动不够多,极易导致社会结构的封闭。其结果不仅使贫寒子弟受伤害,‘富二代’、‘官二代’以及他们的父母也一样焦虑。”

      卢临晖建议,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受过教育、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年轻人,应更多地进入到一些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市场培育比较成熟、规则比较清晰的行业和部门。这样更容易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也会使人格发展更为健全。

      陈友华指出,要减少“拼爹”现象,应该在改革中实现基本公共产品与改革资源的均等化配置,这也是社会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出路。而对于年轻人来说,陈友华给出忠告——要努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年轻人在面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时候,要敢于说不,这样才会给社会进步增加新的动力。最重要的,年轻人要将成功的可能性放在自己身上,努力自我奋斗,只要有机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男子干活时突然心慌赶回家 救下面临性侵女儿
    刘铁男被指涉一系列色情活动 有25只罕见钻石(图)
    陕西富平贩婴案新进展:双胞胎获救 卫生局长被免
    梦鸽指杨女士装醉卖淫 酒吧方:她实在没招可使了
    西安拟投资380亿造“新阿房宫”被疑烧钱形象工程
    山东卫生厅内男子劫持女上司要求对话媒体
    多地政府大楼流行摆“转运石”石狮子成群结队 图
    王林曾开宾馆涉赌被查 拎铁链冲县委获书记保证
    “蛔虫减肥法”网上引热捧专家:会危及生命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精彩...
    内蒙古27亿集资诈骗案始末
    内蒙古公安厅:“国家将把部分四川灾民迁至内...
    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检查组在鄂尔多斯...
    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邀请赛开幕
    8月下旬去往京津东北等方向火车票紧张
    赤峰煤基清洁能源工业园开工奠基 巴特尔出席奠...
    【体验·转型中国 基层影像】马背铁警
    网曝鄂尔多斯第二中学收21000元择校费
    根河林业局在抗洪抢险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