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张曙光案令院士增选蒙尘 让“院士角逐”回归学术
    内蒙古新闻网    13-09-30 09:30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让权力的归权力、学术的归学术,才能防范因两者媾和而产生腐败风险

      两次参评、两度落选,最接近时距闯关成功仅一票之差;索贿两千余万元,盖因评院士“需要花钱”——近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贿选院士的案情逐步曝光,吸引公众目光。此事所暴露出的权力对学术的干扰,无疑是一记警钟。常言道,“学而优则仕”,张却非要不计成本、铤而走险,试图演绎“仕而优则学”,仔细推究,恐怕还是“院士”的吸引力太强了。

      院士本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着对研究者学术造诣的认可。1993年,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1997年起,“两院”同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在上世纪90年代“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社会背景之下,提高院士待遇理所应当。不过,也正因是“国家荣誉”,院士在科研经费分配、项目申请、科技评奖等方面,有着更多“学术权力”,从个人到所在单位和机构,都能大受裨益。而与行政职务的有限任期不同,院士可谓“一次当选、终身受益”。这就不难理解,张曙光因何既要做官又想当“学霸”,而原铁道部甚至不惜举全系统之力助其参评,还加盖红章为集体学术造假打掩护。

      客观而言,作为个案,“花钱评院士”并不能代表我国院士制度的真实图景。两院院士往往既有崇高学术声望,又兼具高尚人格风范,是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从钱学森到邓稼先再到袁隆平,在一代代院士群体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更能看到他们对自身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的坚守,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正是学问与人格的融合,汇成了崇高而执着的院士精神魅力,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每逢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季”,各界总会高度关注。

      近年来,关于完善院士制度的呼声一直不断,有关机构也积极作为、力促改革,中央更明确提出“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并将之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意见的重要内容。正因此,建立一个更干净、更具公信的院士制度,十分可期。也应看到,改革与完善院士制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应做好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让院士与利益脱钩,保持其荣誉性、学术性;又须具体而微,从院士评选的程序、办法入手,着力增强审核的独立性,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切实做到院士制度的公开、透明,把院士群体及其评选过程置于学界同行甚至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下,方能阻断私相授受的利益链条,促进科学研究的风清气正,让院士制度更好运行。

      张曙光案令院士增选蒙尘,却也迎来制度反思与变革的契机。唯有让权力的归权力、学术的归学术,才能防范因两者媾和而产生的腐败风险,真正让“院士”回归本位。(李浩燃)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李克强:深化中委伙伴关系 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央视称房价回到几年前暴涨时代 开发商坐等涨价
    汽、柴油质量升级加价标准出台
    习近平批示: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
    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工作收尾:7个巡视点6个查出...
    多美滋再被曝行贿名单 涉七省市区医护人员
    2013年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
    李某某等5人强奸案周四宣判 法院公告删"涉嫌"2字
    10岁女孩没当上班干部 责怪妈妈教师节没送卡
    薄熙来案是一堂法治公开课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电信版三星Galaxy Note 3与宝马5系轿车新品发布
    打击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牧民也能用无线WIFI了!
    共守七条底线
    大秧歌扭起来
    康巴什新区千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转移农民就业...
    第二届中国马术大赛在“中国马都”锡林浩特开幕
    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公布
    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检查组在赤峰检查
    内蒙古2人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7人获提名奖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