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我国广大农村,覆膜技术被普遍推广,以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和反季节种植。然而,经过多年累积使用,老化地膜残留在地里不易降解,而且回收困难,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甚至导致作物减产。老化地膜为何难回收?如何治理地膜污染?记者近日在宁夏、山东农村进行了调查。
地膜保温保墒,对农作物增收贡献不小
10月24日,在宁夏西吉县吉强镇村民张少贤承包的马铃薯地里,12位农机合作社的村民正操作着拖拉机拉着3台旋耕机、6台铺膜机进行地膜铺设作业。西吉全年降雨量约400毫米,65%以上集中在7、8、9月,而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期主要在4、5、6这三个月,必须铺地膜保温保墒。
西吉县套子湾村村支书张选宾介绍,全村4000多亩耕地,去年覆膜面积超过2000亩。“我们从2009年开始推广使用地膜。旱地如果不铺膜,亩产2000斤左右,铺膜之后亩产4000多斤。”张选宾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赖伟利表示,“覆膜种植在宁夏南部山区正常年份可增产30%以上,最高的能够翻一番。”
据介绍,目前宁夏南部山区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覆膜1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50万亩,覆膜超过70万亩。2012年宁夏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9连增,赖伟利表示,灌区的产粮潜力已经快到极限,增量主要在中南部地区,主要靠的是结构调整和覆膜种植。
据宁夏农牧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王林介绍,覆膜分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1亩地全膜连膜带铺160元,半膜是130元。“2012年宁夏财政拿出1.14亿,全膜一亩地补贴60块钱,半膜补贴45块钱。”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地膜使用量达到124.48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近3亿亩。
地膜不易降解和回收,残留土壤中可使环境恶化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北齐村村民齐知爱利用地膜种田已经十几年了,作物增收不少,可是近几年他觉得地膜越来越薄,不经抻,还易碎。“作物丰收后,地膜都碎了,最小的有指甲盖那么大,捡都捡不出来。”齐知爱说。
专家表示,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残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指出,残留在地里的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导致土壤中水分养分运行变差,不利于作物生长;植物幼苗根系或被残留地膜裹挟而扎不进土壤中;种子落在残留地膜中导致出苗率降低;很多农事活动因残留地膜太多而无法进行,比如机械播种;另外,残留地膜还会随风“飘扬”,造成视觉污染等。
残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农民清收残膜仅靠铁锹、镐、耙等简单工具,作业效率低。“机械化作业最多也只能回收80%。”张选宾说。
西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兴华说:“经调查,我县每年有10%—15%的地膜残留在农田中,农田残膜逐渐成为破坏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覆膜,过去看是白色革命,但如果残膜回收处理不好,将造成白色污染。”王林表示。
地膜回收成本高,农民积极性低
在山东邹城市香城镇北齐村,村民齐振良告诉记者,“用了十几年地膜,都在地里存着。”
记者问:“为啥不拣一下呢?”
齐振良说:“孩子都在外面工作,就老两口种20多亩地,劳力不够,也没有那么多工夫。”
记者问:“拣出来的地膜不是可以卖钱吗?”
齐振良说:“一亩地现在用四五公斤地膜,拣出来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经过水洗晾晒之后才能卖到废品收购站。再说地膜的回收价格太低,几亩地的地膜换的钱买不了一瓶啤酒,不值当!”
严昌荣指出,目前地膜回收情况很不乐观。很多地膜太薄,大大低于国标,易破易碎回收难;即使按国标生产了,收不收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不回收,地里的残留量会更大。
据王林介绍,残膜回收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至还要增加成本,农民即使意识到残膜的危害和不便,也不愿回收。“目前铺全膜的每亩地可回收残膜10公斤—12公斤,每公斤收购价格大约是0.7元,而机械回收需要支出约30元/亩的费用,加上人工分拣费工费时,农民缺乏积极性。”
新材料降解地膜可治污染,回收体系亟待健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资料显示:地膜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光降解和热降解,也不易通过细菌和酶等生物方式降解,一般情况下,残膜可在土壤中存留200年—400年。
有专家指出,国内没有专门的残留地膜回收机构,回收体系亟待建立并完善。严昌荣认为,研制可降解、无污染的地膜新材料才是根治聚乙烯地膜污染的理想途径。目前,国内正在研制、推广可降解地膜。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路华介绍,可降解地膜主要是采用光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来减轻“白色污染”。
据介绍,光降解地膜目前正在新疆、东北地区试验,这种地膜在光的照射下降解,但是被埋入地下的不能降解。也有些地方开始研制部分降解地膜,比如淀粉基PE部分降解地膜,但它只是将地膜残片分解得更小了而已,并没有将地膜完全降解。
可降解地膜比普通聚乙烯地膜成本高。记者在北齐村调研时,村民普遍反映如果降解地膜太贵,还是会选择普通地膜。
邹城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德民说,邹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地膜的回收与降解。遏制白色污染,一方面要加强残留地膜回收,强制使用厚度达标的地膜;另一方面要推广生物降解地膜。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张玉辉建议提高地膜厚度的国家标准,“目前在甘肃省由政府统一采购的地膜厚度可以达到0.01毫米,这样的厚度有利于回收且回收价值较高。但是地膜‘国标’为0.008毫米,允许有0.003毫米的误差,农民购买超薄地膜不受限制,因此,提高‘国标’很有必要。”
王林认为,残膜回收与加工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残膜的治理起码要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即:地里的捡拾、地头的分拣、加工企业的加工再利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记者 刘 峰 潘俊强 郝迎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