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京警方查处"口碑"公司等多个利用网络非法经营的公关公司
    内蒙古新闻网    13-12-05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持续深入

    北京警方查处“口碑”公司等多个利用网络非法经营的公关公司

    一批网站工作人员涉案被依法刑事拘留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在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北京警方主动出击、缜密侦查,成功摧毁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6个公关公司勾结部分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从事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的非法经营犯罪网络,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目前,涉案人员分别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1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近期,北京警方在工作中发现,口碑公司存在非法经营的行为,迅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经过大量调查取证,查明口碑公司是以网络形象营销为外衣、以即时通讯工具为媒介、以网络非法删帖为手段、以虚假网络交易为掩护的非法经营公关公司,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直接联系或委托中介、其他非法网络公关公司间接联系网站工作人员,通过向相关人员行贿的方式,为其客户提供非法有偿删除负面信息服务。

    10月17日,在公安部指挥协调和10省市公安机关支持配合下,北京警方一举摧毁这一非法经营犯罪网络,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名,包括相互勾连、利益交织的多个公关公司人员、中介人员、相关网站工作人员,犯罪嫌疑人分别因涉嫌非法经营罪、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经对口碑公司总裁杨某、法人代表李某审查,公司2007年成立以来,除了为近50家大客户提供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外,很重要一项业务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每年公司营业额7000多万元。公司公关部和社会媒体化部负责联系各大媒体网站,分别负责新闻和论坛中有关负面信息删帖业务;监测部在网上监测到公司客户的负面信息后,将信息通过邮件方式发送到客户部对应的客户经理手中,再由客户经理反馈给客户联系人,双方协商是否需要在网上删除并确认价格。谈价格只是针对小客户和散户,大客户一般通过付月费或年费定期向公司缴纳网络舆情服务费,舆情服务包括舆情监测、新闻发布、以及删除负面信息等。公司根据所删帖的网站不同、难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价格,一般在几百到两三千元之间。“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司为掩人耳目,修改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隐藏了原合同内“为客户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删除处理”等内容,仍继续顶风作案。公司总裁杨某交代:“主要是存在侥幸心理,怕得罪老客户。”据公关部总监杨某交代,删帖时,公司先是直接找网站工作人员来操作,如果达不成交易就找中介来完成,找中介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风险。仅今年1至9月,公关部用于支付公关中介和贿赂网站工作人员删帖费用就达47万余元。公司曾为青岛一企业负责人删除被曝光私建别墅的视频,“当时在多个网站进行删帖,删一条大约1500元,一共花了两三万”。

    口碑公司公关部所有员工日常工作只有两项:一是为客户在网上发文,二是为客户在网上删文。公司给每个人一个QQ账号,内有各类网站资源的联络表,这个账号即成为每位员工每天工作离不开的“拐棍”。原先的删帖流程是,根据联系方式找到负面信息网站编辑等人的QQ号,与其商谈删帖费用,一般是500元左右删除一个帖子,这要比发一个帖子贵得多。双方谈好价格后,网站有关人员就会进行删除操作,同时会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或是淘宝账号,删帖确认后公司的财务部将钱打给对方。遇到不认识的网站或者找不到编辑等人时,他们就会在公关群里“喊一声”,自然就会有中介冒出来接这个活儿。据交代,“目前公司有指令,删帖都要通过中介来完成。一般的帖子费用300、500元,自己可以解决,有的要价高,1000、2000元的我们做不了主,要上报总监,如果数额再大还要上报总裁,由他们签字后再进行删除”。某知名房产公司与口碑公司有合作协议,每个月有20条的负面信息删帖量。今年8月份,该公司房产项目在网上有负面信息,公关部先后找了十多家网站帮助删帖,花了12000多元,其中通过一个网名“米勒”的中介找到东方网,花了2000元删了三条。

    犯罪嫌疑人郅某(QQ号“米勒”,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逮捕)就是口碑公司固定联系的诸多中介之一。据郅交代,他每天生活在QQ群里,用网名接活干活,帮助联系发帖和删帖并从中获利。仅去年底与口碑公司合作以来,每月帮助其联系删帖业务数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他的第一笔生意是一个在网上认识的人让他帮忙删除一家网站转载的新闻,因为他原先做网上推广时认识该网站编辑,帮忙删了这条新闻,对方没有收费,事后有人给他的支付宝里打了300元,这让他觉得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他认为一个中介的价值,体现在手里掌握的网站资源,说白了就是认识多少网站编辑人员。8月底,一个昵称“苹果”的客户找他删除某网站一则关于酒类企业的负面新闻,他通过昵称“老大”的人删了,后来“苹果”付了1200元,“老大”得了1000元,他得了200元。“如果没有口碑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没有网站的那些人,我们中介也挣不到这份钱,也不会轻松地在中间获利。”郅某说,“如果‘两高’司法解释早出台,对自己也是个警醒,那就早收手不再干了。”

    警方查明,在口碑公司等公关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的犯罪网络中,有许多拥有删帖能力的网站工作人员,涉及数十家网站(包括一些主流网站)。赵某(QQ号“夜鹰”,东方网网络工程师,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逮捕)是此次抓获的20余名网站工作人员中的一名,他们是网络非法删帖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据赵某交代,他负责东方网业务应用支撑,删帖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甚至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那是按照规定进行的正常工作。他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为朋友删帖,想顺手挣点“零花钱”。他的第一笔删帖交易是跟“米勒”做的,他与“米勒”单线联系,每条价格200元,仅这条线2年多时间获利3万多元。在被公安机关抓获的前一天,他还为“米勒”删了5条信息。“内容火的不删,点击量大的不删,出现在网页重要位置的也不敢删,否则很容易被发现,会担很大风险。”赵某交代,“每天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求帮忙删帖,不断的诱惑最终打破了底线,最终害人害己。其实删帖也有正常途径,各个网站都会有客服人员专门负责受理投诉。如果认为某个帖子侵害了合法利益,可以与客服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据。一些人之所以花钱找人,可能还是渠道不通,想尽快删掉了事。”

    北京市公安机关负责人表示,口碑公司等多个非法网络公关公司勾结一些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实施非法经营犯罪,这是在“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警方侦办的一起典型的“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非法经营案件。警方这次行动,全环节摧毁了整个犯罪网络的利益链条。该案涉及的公司、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涉嫌非法经营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河南永城回应女车主服毒事件:运管局局长等被...
    [视频]志愿者接替“扫桥爷爷”守护连心桥
    李克强: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造福当地实现...
    中央纪委解读三中全会《决定》“反腐新规”
    厦大回应“院长艳照门”:女方多处撒谎
    【视频】网络名人走进国家博物馆 传递正能量
    李克强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
    十日内三名省部级官员被查 三中全会后反腐加力
    明年1月1日起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在网上实行当事...
    八项规定实施满一年 全国近2万干部受处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牛奶涨价的背后……
    呼和浩特市查处36处小产权房 提醒市民不要购买
    全区第五届烹饪技能大赛举行
    校园里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
    呼市90后少女介绍3女孩卖淫被抓
    黄河内蒙古段出现流凌
    鄂尔多斯市单车婚礼低碳时尚
    奶源紧缺 包头市液态奶“涨”声一片
    呼市每天近千人排队领二代社保卡 市民可错峰领卡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