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私人消费 公款报销 揭秘"入账腐败"的猫腻
    内蒙古新闻网    14-01-21 08:2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漫画:移花接木。新华社发徐骏作

     漫画:招待是个筐,什么都能装。新华社发毕传国作

       “花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偷梁换柱”手段五花八门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或部门千方百计钻公款的“空子”,隐瞒个别领导干部的“因私”开支,给一些腐败分子挥霍浪费、侵占国家财物提供了机会,隐患巨大。

      一是私人接待公款买单。原本属于私人交情的接待费用,却堂而皇之地由公款报销。2013年下半年,乌鲁木齐市经信委党组书记王国林及经信委领导班子分别以宴请原工作单位领导和欢送2名班子成员调任和退休为名公款吃喝,花费4853元。相关责任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二是将费用转移到下属部门。为实现分散支出、不超标的目的,有实权的部门会将超标费用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个别领导干部时常拿一些发票到乡镇报销,他们碍于情面或迫于无奈只好为其买单。”西部一位乡镇干部对记者说。

      三是入账时混淆科目“偷梁换柱”。河北一位基层干部有着形象的比喻:“历史上叫吃床腿,因为只有住宿费可以报销,餐费就摊进住宿费里。现在叫吃轮胎,因为修车费可以报销大额吃喝费。”会议费、培训费、国企广告费动辄天文数字,已成为因私消费转移的重要手段。

      四是公款消费吃喝玩乐。2013年7月,云南巍山县庙街镇中心校组织全镇中小学校长、副校长25人利用到南京琅琊小学进行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机会,先后到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参观旅游,用公款支付费用36000元。

      五是个人花销置换利益。山西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表示,一些工作关系处熟之后,往往会安排小范围聚会或者规格相对高的接待,而买单者多是分管领域的企业。

      记者调查,一些人之所以敢打公费开支的“小算盘”,正是利用了财务报账的漏洞。一方面,一些单位的会计审核流于形式,往往是只要见到报销凭据、简单审核金额之后就可以报销,对于具体资金流向不加追问和核查,造成一些荒谬离谱的花销也能“瞒天过海”;一方面,个别财会人员与领导“串通一气”,参与虚报作假。

      严查“入账腐败”让“隐性福利”无处藏身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假公济私”式的公款消费,根源在于财政预算不够严谨细化、假账横行审计不力、公务接待长期缺乏标准和监督,使得公款吃喝腐败屡禁不绝。

      “关键是要消除公务消费、报销等背后的利益空间,贪腐‘隐形福利’才无处藏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

      专家认为,目前,中央严查办公用房清退和三公经费,但由于报销制度缺陷和核查难度大等原因,一些部门对办公用品、会议经费等方面的核查还流于形式。

      “中央应以查办公用品等报销为突破口,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一位长期在政府工作的人士说,“不管公款开支花样如何千奇百怪,只要把账管住,就能达到见血封喉的效果。可进行抽查,发现和堵塞漏洞。”

      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承蔚建议,在目前不能实行货币补助政策改革的情况下,要规范公务接待报销制度。同时,建立公务接待经费支出预警机制,加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核控制。

      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我国在公款私用方面应建立严格的惩处制度,只有在惩处环节上做到零容忍,一些人才不敢冒险,才不敢有非分行为。(“新华视点”记者 刘敏 王昆 白靖利)

    前一页 [1] [2]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李克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构筑诚实守信环境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白俄罗斯总理举行会谈
    习近平回信问候在德留学人员 早日报效祖国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习近平: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媒体称谷俊山涉贪腐被调查2年 其妻负责截访工作
    广东徐闻原副县长包养多名情妇牵出系列腐败案
    杨刚、李崇禧被撤销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资格
    会所的秘密:一桌两三万很正常 到底谁来买单?
    中国梦·我的梦——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支付宝账单出炉 网购达人吃惊不小
    春运大幕拉开
    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录取候选人公布 内蒙古3...
    轮奸一名15岁少女 和林县仨“90后”待审
    呼和浩特市4条公交快线今天正式开通运营
    呼和浩特市K1 K2 一环1号 一环2号公交16日上线
    包头至北京临时特快列车开行 首次实现朝发夕归
    内蒙古自治区: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18万多平米
    文化基层行:舞翩跹
    呼市小伙分段买同一列车车票 全程不下车成功回家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