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专题 > 李克强总理出访非洲四国 > 观察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非合作开启新航程之三:义利相通 命运相连
    内蒙古新闻网    14-05-09 08:2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世说中国策)中非合作开启新航程之三:

    义利相通命运相连

    ——中非经贸合作的互惠之源

      在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非荣辱与共、互相扶持历程时,正在非洲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评价道:“这就是我们同命运、共患难的奋斗历史,是我们永远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非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竭源泉。”

      今年恰逢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50周年,50年来中非合作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观察人士认为,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非时提出的“三个一极、四项原则、六大工程、一个平台”等政策主张及中非签订的合作协议,将有利于中非深化平等互利关系,让奔流了半个世纪的互惠之源愈发充盈。

      正如中非在《关于全面深化中国非盟友好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所说,中国和非洲拥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构成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也是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坚的根源。

      纵观非洲历史,非洲一度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50年前,周恩来总理连续访问非洲10国,提出了中国处理同非洲国家及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立场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开启了中非长达半个世纪的经贸互动。

      为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国加大对非经济支持,提供了大量优惠性质贷款和商业贷款。2010年至2012年5月,中国对非优惠性质贷款项下累计批贷92个项目,批贷金额达113亿美元。

      中国还通过免关税、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积极扩大从非洲进口。自2012年1月起,与中国建交的30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全部可以享受60%的输华商品零关税。

      中国公司不仅在非洲修建公路、医院、水井等必要的公共设施,还设立捐赠基金,资助当地医疗和教育事业。一些中国企业捐资组织中国眼科医生远赴非洲为白内障患者重寻光明。

      谈到中国对非洲的慷慨让利措施,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史剑道认为,在非洲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客人”,这对中非双方都有利,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不应被视为一种“麻烦”。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莎-罗斯·米吉罗撰文指出,“中国梦”与“非洲梦”共鸣互通,中非合作为双方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非将携手取得新的发展。

      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在探索非洲自主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大量中国企业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一体化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非洲从中非合作渐次升级中不断获益,这是新时期中非合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诚如《中非经贸合作白皮书》所言,从能矿资源开发到“非洲制造”起飞,非洲在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中迎来全方位变化。

      赞比亚卡文迪什大学交流和发展专家詹姆斯·乔拉告诉记者,中国公司和当地企业合作,让非洲的原材料在当地加工生产,可以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还可以帮助非洲实现产业创新。据初步统计,仅中非发展基金在非洲投资的项目,每年可为非洲增加约20亿美元的出口,70多万当地人从中受益。

      对此,史剑道指出,多数大型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都会有摩擦,而中非之间却可以保持健康发展,这是因为中非合作让非洲受益匪浅。

      对于李克强关于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的提议,津巴布韦学者约翰逊告诉记者,非中合作升级版是非洲大陆期盼已久的,为双方合作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中方提出的六大工程契合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提出的非洲“2063年愿景”。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六大工程将“实施产业合作工程”放到首位,就是充分考虑到当前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迫切需求。未来,非洲的发展最终将由贸易、资源的输出向发展本土民族工业推进。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前,中非合作承前启后,优势互补明显,相互依存度提升,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给经贸往来注入源源动力。(记者 王宗凯)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上海一房展参展商怪招迭出:只展美女不展房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栖伟涉严重违纪被调查
    习近平: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雅安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涉嫌犯罪 移送司法...
    湖南衡阳男子闹市砍伤4名路人 凶手有精神病史
    四川4名特警擅自赴景区游泳 一人因水冷溺水失踪
    习主席新疆考察展现“铁汉柔情”
    公安部两副部长夜赴北京、上海火车站严查安保
    47岁高考钉子户将第18次参加高考:从未心灰意冷过
    小长假部分景区“住不起”:价格为平时3倍多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各族各界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
    内蒙古通报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相关...
    3千余名民警上街巡逻
    呼和浩特2名公务员因服务态度生硬被处分
    嗨,合个影吧!
    五四精神领航青春
    临河区境内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公里
    扎兰屯市五四青年节举办大型集体婚礼
    赤峰市出现开头为M3S7、M7U4、B1J8假钞
    北京后花园——内蒙古集宁的“现代化脚步”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