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
    内蒙古新闻网    14-08-12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光明网

      (一)疆土之爱

      首先,“爱国”体现为对一国疆土的热爱。国土构成民族家园,疆域是国家存在的基础,维护领土权益必然是一国公民爱国的最直接反应。所以在历史上,历代政府都重视边防,历朝志士都为国从戎,历数爱国主义的诗歌也几乎都是为国土而呐喊的作品。

      军事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关系到疆土、疆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系到国家存亡。因此在国家领土安全受到威胁时,爱国民众就恨不得奔赴边关、同仇敌忾,这份爱国之心,上至权贵下至黎民,从不设限,就像清代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虽然这句话成型得很晚,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全民爱国情怀却很早就形成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一首《无衣》就坚定地表达出了上下一心、共御外敌的精神,诗里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先秦时期秦国人民抵抗西戎入侵时的一首战歌,诗歌里豪迈地表示,谁说军备不足?一旦有作战需要,同穿战袍,与君共赴战场、共赴国殇!这首诗也便是“袍泽”这个词的来源出处,喻指军中的兄弟、情谊深厚的战友。

      热爱祖国,从热爱国土开始,像爱惜身体发肤那样爱惜每一寸山河、像痛惜生命折损那样痛惜每一分沦丧。正因此,陆游会在经历了金兵侵宋的一生临终时恨道“但悲不见九州同”;正因此,陈天华在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大地上悲愤叩问“好个江山忍送人”;正因此,黄遵宪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悲痛地说“寸寸山河寸寸金”,他还更加恳切地疾呼“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如果说爱国就从爱脚下的国土开始,那么亡国就从丢掉疆域的寸土开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往往一块砖瓦的丧失,就是大厦将倾、土崩瓦解的前奏。

      因此,爱国之心首先就根植在本土的大地上,寸土必争,因为我们,守土有责。

    前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