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读图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南京大学生寻找3个月拍下30位抗战老兵敬军礼照片
    内蒙古新闻网    14-09-02 16:33    打印本页    来源: 扬子晚报

      近3个月,南京财经大学一个学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南京30位抗战老兵,为他们拍下肖像照,并记录“口述历史”视频资料。这30个老兵中,有28位从黄埔军校毕业。团队负责人袁启婓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现在南京还没有专门的抗战老兵纪录片,他们将把采集到的视频资料做成纪录片,“这些老人年纪最小的89岁,最大的已经100岁,就在我们结束走访的几天后,已经有两位老人先后去世,这些工作还是要趁早做啊!”

      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寻找记忆

      抗战老兵道歉引发大学生关注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到了这个“南京财经大学抗战老兵纪录片摄制组”的负责人袁启婓。这名新闻学院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之所以关注抗战老兵这个群体,源于寒假时的新闻实习经历。“当时媒体报道老兵致歉没守住南京城,社会反响很强烈,然而他去世时,殡仪馆里却很冷清,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

      袁启婓常去养老院打听情况,发现向阳敬老院有位抗战老兵叫赵邵祥,在老兵过96岁生日时,袁启婓去看望他,聊天过程中了解到,老人虽然年纪大,但抗战经历记忆依旧很清晰。接下来,袁启婓召集了新闻学院几位同学,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位来自研二的女生。

      袁启婓告诉记者,向阳敬老院里有几位老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团队从他们那里知道了几位老兵。他们又和“江苏关爱老兵联盟”取得联系,联盟负责人“独行”介绍了3位老兵。

      随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这个学生团队联系到了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张修齐。张修齐提供了一份56人的名单,上面标注“已经有8人去世”。

      袁启婓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团队的学生们拿着这份名单,把能走访的都走访了一遍,其中有些人病重或者在医院卧床,便没去打扰,因此只与剩余的28个人取得联系,所拍摄的30个人的敬礼肖像照,有2个人非黄埔军校毕业,但也是参加过远征军的抗战老兵。

      “有了老兵的信息,才是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才困难。”袁启婓说,首先要通过长期的走访建立信任关系,当对方有了信任时,才愿意将过去的一切心平气和地讲述出来。所以这是非常耗时的一个过程。“团队的人都很有热情,有3个摄影,每次出发,都有好几个人响应。”袁启婓说,大家分组行动,课余时间去离得近的老兵家走访,周末时间去江宁、浦口等距学校远的地方。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