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贵州茶乡初印象:走进“茶壶”里 网媒小伙伴们惊呆了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3 16:15 打印本页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文/赵曌图/吴蔚张玥)“湄潭,茶城,茶香!”“天下第一壶,品湄潭好茶,分外惬意……”5月9日,2015“多彩贵州有多彩”系列网络文化传播活动启动,系列活动之一的“贵州茶香行”大型采访活动也正式踏上行程。来自43家全国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知名商业网站,省内新闻媒体的60余名编辑、记者首站来到“中国茶城”——湄潭。与贵州茶乡的初次邂逅,惊喜、惊奇、惊艳……来自全国网媒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贵州茶香行”大型采访活动首站走进“中国茶城”湄潭

  下午4时许,采访团乘坐的大巴刚一驶出湄潭收费站,车上的记者就坐不住了。“快看快看,悬空的茶壶!拍照,拍照!”路边的“小茶壶”一下就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贵州茶乡初印象——惊喜!

  在随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湄潭翠芽更是成了“明星”。茶汤清亮、飘香四溢,刚斟满的瓷杯很快就见了底,网媒记者们大赞:“湄潭翠芽,洗肺!”

  “喝了有个五六杯吧。”来不及细品,中国江西网编辑倪晓锋索性端起杯子“先解馋再说”。“还没开始喝就有一阵阵清香直入心脾。再看一颗颗翠芽竖立在瓷杯之中,宛如一件大自然赋予的艺术品,美!”第一次品尝湄潭翠芽,倪晓锋的称赞溢于言表。

华灯初上,采访团造访“天下第一壶”
网媒记者零距离接触“大茶壶”  

  “一壶硕大势煮天,下座城南火焰山,能容三江五湖水,沏出香茗满人间。”造访湄潭,岂能错过“天下第一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网媒记者们来到湄潭最具“地标”意义的“天下第一壶”景区,这座曾经在2006年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大茶壶”高73.8米、最大直径24米,体积28360.23立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而壶旁相配的“茶杯”,高16.8米,体积300多立方米,同样天下第一。

  网媒记者走进“大茶壶”,茶香沁脾,品茗会友,好不惬意

相遇“壶心”,来张合照

  惊奇之余,网媒记者们忙不迭拿出相机、举起手机,将眼前这“天下第一壶”收入囊中。“茶香,前奏!”宁夏新闻网王雪玲第一时间就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大茶壶”的靓照。登上“壶顶”,湄潭夜景一览无余;走进“壶心”,更可细品翠芽甘甜……茶香之行,纵是前奏,已然惊艳了众人。

走进茶乡,网媒记者们为贵州好茶“代言”

  贵州茶乡里品贵州茶香,他们还说:

  中国江西网倪晓锋:品一口翠芽,初次清香,二次甘甜,再次不舍。

  中国西藏网吴建颖:听说,阴凉天,登山和饮茶更配哦!

  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夜游第一壶,品味翠芽香。

  人民网赵静:湄潭天下第一壶,壶高73.8米,壶内好有格调,在里面品湄潭好茶,分外惬意……

  南海网陈曼莉:贵州最漂亮的农村在茶乡,去湄潭当茶农吧!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