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1/8的国土上,生活着占西藏总人口92%以上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317万同胞相亲相爱——这里就是西藏。
西藏,也是我国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
民生,百姓享实惠
工布江达县阿沛村坐落在美丽的尼洋河畔,距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村里的新居统一规划建设,花岗岩砌成的二层藏式小楼外部传统古朴,内部设施齐全。
“要不是政府,我们哪住得上这样的好房子。”村民达瓦次仁说,“别墅一样的小楼共花了10万元钱,其中政府给了1万元补助,银行提供了3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
从低矮、阴暗、人畜混杂居住的土坯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小楼,并不只是发生在阿沛村。从藏东到藏南,从城市到乡村,见证着民生改善带来的巨变。
“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每年办好利民惠民、利寺惠僧‘十件实事’,不断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强化文化惠民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西藏民族工作会议暨2014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陈全国书记代表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人民群众作出承诺。
要知道西藏民生建设是如何发展、怎样跨越的,我们不妨从1965年自治区成立之时放眼以观,看看这50年的时间里,雪域高原发生了哪些变化。
50年来,西藏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从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
50年来,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在了全国的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1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59元。
50年来,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68岁,总人口增加了200多万。
广袤的雪域大地上,在安居、就业、社会救助、教育、医疗等领域,民生发展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也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谐,开出幸福花
每年的藏历新年,家住辽宁大连的刘家延老师总忘不了拨通电话,和他的藏族学生聊聊家庭、工作。刘老师是上世纪70年代的援藏教师,从1976年离开日喀则至今,已有30余年时间,他教过的学生大部分已经退休,可他们的通话从来没有间断过。
2007年,刘老师再次回到西藏,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听着两鬓花白的学生一声一声“格刘啦,格刘啦(刘老师)”的亲切声音,身材高大的刘家延老师眼眶湿润。学生央金说:“刘老师援藏时,正是我们生活最艰苦的时候,他不仅教我们学知识,也帮我们解决生活困难,是我们一生的良师。”
刘家延老师的故事,折射出整个西藏民族团结的情谊。在西藏的大街小巷,你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不少感人的故事。汉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总是问一下藏族阿妈捎点什么;藏族阿妈晒太阳时,总是看着学步车里的回族小孩;蒙古族大哥上班还会顺便把上小学的维吾尔族小姑娘送到学校门口……这些已成为好多人的日常习惯。就是在这种日常习惯中,体现的是远亲不如近邻,融入的是民族大爱。
西藏,这片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土地,因和谐更让世人注目、向往。
团结,奉献楷模多
民族团结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把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思路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2010年4月中旬,驻察隅县边防某连遭遇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连队粮食全部被泥石流冲走。得知这一情况,附近的僜人村落纷纷自发组织群众为解放军送粮食。僜人新村村委会主任夏电夏带领近百名僜人群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背出来,走了1天1夜,将物资送到部队。
农牧区稳定需要大学生,农牧业发展需要大学生。在乃东县克松村,总能见到一个村官的身影阔步在田野中。大学生村官张小波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农民,完全融入到农牧民群众中间。语言不通,他就打手势,热情的微笑永远挂在脸上。为了让农牧民群众更快地熟悉自己,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藏族名字:达瓦坚参。从此,在席地而坐、促膝谈心的村民中间,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里,多了一个忧农民所忧、乐农民所乐的村干部。
此外,还有更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基层民族工作者和普通群众,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人民群众大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力量;他们把各族群众当亲人,赢得各族群众的厚爱。
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的付出,根植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无数人在辛勤挥洒着汗水。西藏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