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50年前,西藏自治区成立,历经沧桑的雪域高原迎来历史转折。50年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一代代西藏各族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催生了西藏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融洽、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态良好……一个大美新西藏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西藏五十年·迈向新辉煌”栏目,陆续刊发系列展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真实记录和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
西藏阿里地区素有“世界屋脊之屋脊”的美誉。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峡谷中,坐落着一个毗邻尼泊尔和印度的小县城——普兰。
在海拔近4000米的藏西高原上,39岁的尊珠桑姆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外拔草,棚里种植的土豆是全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身为普兰镇吉让居委会加兴组组员,尊珠桑姆所打理的土豆棚与村里其它大棚一起,在阳光下泛着亮光,与不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就在这个边陲小城,正上演一出精彩的“果蔬传奇”。
高原蔬菜“老三样”
虽然低于阿里地区的平均海拔,普兰也曾饱受“吃菜难”的苦恼。
1斤土豆7元、1斤辣椒23元、1斤草莓120元,这是几年前普兰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以前,我们常吃的蔬菜以萝卜、土豆、白菜为主,老百姓称之为‘老三样’。”谈起多年来的饮食特点,尊珠桑姆坦言蔬菜种类十分贫乏。
“以前,普兰县的蔬菜主要靠菜商从西藏拉萨、新疆喀什翻山越岭贩运而来,菜价随着高昂的远途运输成本水涨船高。”陕西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普兰县委书记高宝军告诉记者,当时蔬菜种类少、品质差、价格高,“每逢冬季大雪封山,蔬菜更难运进来。”
普兰虽然地处藏西高原,但并非无法种植蔬菜。这里光照强、虫害少,反而成为果蔬种植的“加分项”。2013年,普兰县从内地请专家化验土壤、测量水质,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引进大棚种植项目。当年秋天,许多温室大棚在县城南边开工建设,铺下了现代农业的探索之路。
“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8月7日,记者来到普兰现代农业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上百座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孔雀河左岸,不远处是一大片葱绿的树林。经过2年的建设,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2800亩,分为优质牧草、温棚养羊、设施农业和生态林种植4部分。
在示范园成立时,普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牵头集体管理,村里合作社参与,农户入股,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尊珠桑姆所在的吉让居委会有不少村民在园里工作。谈及近年来的收入变化,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家里有27亩地,以前种青稞和油菜,每年大概收入1万元。现在,家里把22亩地流转给示范园,每亩每年可获得1300元的租金;村里农户可轮流到园里劳动,每天可领取150元工资;在流转的土地中,我家免费获赠一座大棚用于自营。”尊珠桑姆说,“除了租地、务工、种菜这3种增收途径外,村民还可以按批发价从示范园进货,然后去市场销售果蔬。”
在获赠的大棚里,她选择种土豆。“去年家里收完土豆后,我们留了一部分自己吃,将剩下的卖了2000多元。”尊珠桑姆笑着说,“现在,家里每年可以收入4万元,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
技术指导授之以渔
两年之间,“老三样”时代的无奈一去不返。如今,示范园的大棚里除了黄瓜、西红柿、紫甘蓝等蔬菜,还有葡萄、桃子、西瓜等新鲜水果。不远处,杨槐、侧柏、云杉松等十多种树木苍翠挺拔。
“目前,示范园的产品涵盖药材、花卉、水果、蔬菜四大类,共38个品种。”高宝军告诉记者,“以吉让居委会加兴组为中心,园区辐射周边的6个村庄,共有400多名村民参与,种植的果蔬满足了全县的需求。”
每天,普兰县有两车蔬菜运往阿里其他县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者蔬菜紧缺的状况。“我们会把家里多余的土豆拿到县里卖掉,”尊珠桑姆说,“有时候,附近的尼泊尔村民也会到这里买菜。”
加兴组组长塔觉选择在获赠的大棚里种植辣椒,“比起土豆,辣椒更好卖、更赚钱。”然而,2013年以前,塔觉并不懂得如何种辣椒,来自陕西的技术员樊志强手把手地教给他辣椒种植技术。在示范园里,来自榆林、咸阳两地的技术员共有20多位。
“对于高难度的技术,技术员负责管理。种植、采摘、育苗等劳动,我们鼓励村民自己参与,跟着技术员掌握种植技能。”高宝军说,“示范园与企业签订了6年协议。在协议期内,村民学会了种植技术,就能掌握一个稳定的增收致富的方式。”据了解,协议期满后,所有的大棚基地等设施,都留给当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