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察隅县城出发,再南行几个小时,便来到了国内最大的僜人聚居地——下察隅镇僜人新村。
2006年,当地政府在保留传统居住和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优先在僜人新村实施了安居工程建设,全村63户民房完成改造。从2010年开始,又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庭院改造项目,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照明灯,看上了电视、听上了广播……
民居起变化的不仅仅是僜人新村,从2006年起,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牧民安居工程。2013年底,全区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宽敞明亮的新房。目前,西藏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0.51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2.81平方米。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看到西藏变化的不仅是新居,更重要的还有人们传统观念和生活的转变。
波密县扎木镇扎木村农牧民旧屋,摄于2006年12月2日。
波密县扎木镇农牧民修建的安居新房,摄于2009年4月1日。
从黑帐篷、石板房到安居新房
一份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万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就达1000多人……
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区群众的住房多为黑色的帐篷、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和石板房,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与牲畜共眠,“夏不挡风雨、冬不抵严寒”。安居乐业,无居何安?民主改革及自治区成立后,在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翻身农奴盖起了第一批住房。那时人们载歌载舞,彻夜欢庆。改革开放后,政府又帮助农牧民盖起了第二批住房,那时人们由衷称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时代在发展,旧有的住房又出现了抗震差、面积小、生活设施不配套等系列问题。从2006年起,西藏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兴边富民”安居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牧民群众建房成本。从普通农牧民家庭到绝对贫困户,补助标准从1万元到2.5万元不等。安居工程坚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的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的自愿选择和生活习惯,以最大限度改善农牧民的居住条件。
“以前我家住土坯房,因为享受了国家的安居工程补贴,才建起了现在的房子。”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曲才村居民巴鲁说。他家的安居房为二层砖混结构,总面积260平米左右。巴鲁建房时还赶上了青藏铁路公路沿线提升改造的特殊补贴政策,他家的房子造价30多万元,共享受政府补贴13万元。据介绍,曲才村82户居民中,目前有94%都住进了安居房。这两年的新增户,也将逐步纳入到安居工程当中。
针对西藏地震灾害频发、农牧区民房抗震设防能力较弱等实际,西藏还投资20亿元对全区农房实施抗震加固和设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石木结构为基础,采取木板加芯、钢筋、毛石混凝土等结构,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等措施,增强农牧区民房的抗震能力。牧民新建安居房享受国家、自治区、拉萨市三级补贴,安置统一建设卫生院和学校,方便牧民就医、孩子教育等。
与修建住房相配套的就是“八到农家”工程,即水、电、路、讯、邮政、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优美环境到农家。
走进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措杰村,村民们不仅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家家户户安装的水龙头,直通锅边灶台。这几年,措杰村里不仅建起了广场、硬化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对垃圾污水进行了收集与处理,使整个村庄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阿旺热木说:“过去只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外国的农村那样好,特别羡慕,没想到短短几年里,我们也达到了那种水平,要是那些去世的老人们能看到今天的情况,该有多好啊!。”
据了解,“八到农家”有效地改善了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解决了7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了农牧民的饮水安全全覆盖;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35万公里,99.7%的乡镇和99.14%的建制村通公路,55.13%的乡镇实现畅通。据悉,该工程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在加大力度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