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带一路”的有力文化行动
 

  由独联体国际人文合作交流基金会、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援助基金会、中国民族文化基金会、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哈萨克斯坦人民精神文明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5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日前在莫斯科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尝试建立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民间组织与资本。

  本届论坛开幕当天,与会的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代表即共同签署协议,决定成立新的国家间机构“丝绸之路欧亚文化合作组织”,作为该论坛的常设组织,广泛吸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从事文化事业的社会团体和企业加入,以期最大限度地为不同民族的互鉴合作建立良好条件。协议同时对合作组织的机构设置、任务分工、职权活动与资金来源等进一步予以明确,从而保障了丝路沿线各国在文化交流与来往方面的机制化与长期化。

  开幕式上,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先生明确指出,“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现在最需要的是确实有力的行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也表示,世界各国都在等待着中国创造“一带一路”这样的机会,而只有行动才能真正使这个机会落到实处,使各国老百姓真正受益。

  今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中俄“双引擎”带动下,沿线各国已经从最初的观望、理解阶段转入政策对接和执行阶段,各种经济合作方案、各个具体项目的筹划与落实,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然而,丝绸之路不仅仅连接亚非欧各国发展的经济之路,而且它更是沿途各国人民文化交融、文明交流的创新发展之路。随着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开展,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文化在丝路经济中的桥梁与引领作用,使沿线国家能够更加持久地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互信与友谊,则显得更为紧迫。

  为此,论坛除了交流宏观文化经济、图书馆、博物馆、哲学历史、传统创新等诸多领域如何加强合作之外,还正式宣布启动丝绸之路国际青年艺术家交流项目,每年将资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100名青年艺术家进行文化交流和互访。论坛还特别表示,将继续自去年开始的寻找“丝路名珠”的文化活动,即在沿线各国选择100个对丝路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进行资助。包括古琴、香道在内的23件作品在本届论坛做了展演,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赏。论坛相信,借助这些项目,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将切实丰富与发展,并将为实现沿线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宋文富)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鄂尔多斯“巨型餐桌”精彩亮相
舞动金桥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