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
    内蒙古新闻网    16-01-06 14:51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交流互鉴之路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悠久连绵的文明,现代的当下与其古老的历史如此一脉相承。

      访问欧洲时,一位汉学家说起“寻找文化认同”。习近平深以为然:“我本人也在做这样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向何处去?芝麻开门,答案就在这里。”

      中国外交思想深刻融汇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在一时一刻,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深刻影响着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处理。

      外国政要和各界精英同习近平交谈时,时常“入乡随俗”引用几句文言古语,从中华文化中寻找沟通之道。不仅如此,他们也会向习近平询问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因为“想知道中国成功的秘诀,更多地向中国学习借鉴”。他们眼中,“中国发展是一个奇迹”。

      一些人问到了同样的问题:“中国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习近平答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多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很小,多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很大。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这时候必须冷静、沉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被誉为“中国发展方向和道路指南”,迅速译成10多种文字向全球发行,一些外国元首亲自出席首发式。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书中的创新战略感到惊奇”,他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见到习近平,展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

      风云流转,世事沧桑。这真是令人感慨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场景,距离中国道路被质疑的过去并不太远,距离中国探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也不算久远。

      坚定自信,但不故步自封。

      中华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习近平说,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

      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融、互鉴、互通,这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今日中国,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兼收天下优秀文明成果而蓄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治理智慧,也汲取近现代的国际治理经验,包含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刻思考。对于世界上的“他山之石”和“他山之玉”,习近平虚怀若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的一段丰沛经历,始自上山下乡的日子。年轻的习近平求知若渴,山坡上放羊也要拿一本书,为借《浮士德》走了30华里。几十年过去了,他依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集其大成。他走进墨西哥玛雅文明古迹、撒马尔罕古丝路文化遗产,探赜索隐。习近平对世界上灿若星辰的名篇巨著涉猎之广、熟知之深,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到访国人民赞叹不已。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习近平对文明、对文明的交流有着深邃思考。

      “文明冲突论”曾经喧嚣一时。他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文明的冲突源于隔阂、偏见、仇视,消弭于交流、理解、信任。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每一次出访,他总是尽可能地接触各个阶层,孜孜不倦地推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访农家、进工厂、上码头,习近平走进各国人民中间。在哥斯达黎加,他走进农户的咖啡种植园,从咖啡和茶两种文化的融合,谈起中拉两个大陆的文明交往;在俄罗斯,他为援华抗日的苏联老战士戴上奖章:“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风雨同舟、相互支持的老朋友”;在澳大利亚,一群孩子写信盛情邀请他去看一看塔斯马尼亚“小恶魔”,没想到梦想成真……互办文化年、旅游年、电影节,推动签证便利化、提供奖学金名额,诸多努力都围绕一个“民”字。

      根在人民,源在交流。30年前,习近平赴美国考察农业,同艾奥瓦州小镇居民建立的情谊,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他在地方工作时,不遗余力地推动当地同不同国家建立友好省州,深知根深则本固。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以民为本。“民为邦本”,“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影响着国与国关系的走向。

      “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习近平时常提到这句话。这是一份邀请,也是一份期待。期待世界不要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要盲人摸象,而是真实、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

      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习近平向世界讲述认识中国的路径和方法——

      “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

      世界正在重新认识中国。在这片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大地上,重新发现它的深厚底蕴和蓬勃朝气。世界也从近距离接触中,体会着这位泱泱大国的领导人,是怎样融会贯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奋斗。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感动于习近平的重信守诺,也感慨他的领袖风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说,伟大民族才能产生伟大领袖,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大国领袖,他的身上体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改革家……一些外国政要对他说:“希望同你做肝胆相照的挚友”;“好朋友就要牵手而行”。

      世界也从中国的脉动中,深刻感知这位领航者对13亿多人民的热爱。

      在陕西梁家河,7年耕作,习近平把根深深扎进黄土地。多年之后,站在大洋彼岸讲台上,讲起中国的这个小村庄,他的话语间满是感情:“我了解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今天,中国外交的每一步前行,都用人民美好生活的尺子去丈量。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作为,同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密切结合。

      同荷兰威廉—亚历山大国王讲述中国梦时,习近平动情地说:“虽然我们面临困难挑战、荆棘丛生,但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和我们的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

      邓小平同志曾经嘱咐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2016年钟声已经敲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握历史接力棒。中国外交的宽阔大道,在脚下延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伸向远方。

      从梦想到梦圆的壮美征程上,这块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心在一起、甘苦在一起、奋斗在一起……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05日01版)

    前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纪委网站每周曝光:查处105起违反八项规定问题
    [视频]习近平同卢卡申科互致贺电 庆祝中白合作...
    外交部:希望并相信国际社会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视频]习近平向2016印度“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评论:如何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
    “北京人与外地人对骂”视频主角道歉:为出名...
    最高法巡回法庭成立一周年成绩令人振奋
    首次公开的习近平从严治党语录③:家庭重大变故...
    二、三本毕业生求职之困:不知咋回事就“阵亡”了
    全国1300万人无户口多因超生 超1/3交不起计生...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王君主持召开内蒙古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东胜区区委原书记张平、原区长蔺健涉嫌受贿被...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内蒙古出台意见推进城乡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为包头点赞”包头2016网络春晚海选启动
    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展暨传统文化月月传活...
    内蒙古发现7处大型以上铀矿床 铀资源量居全国...
    新闻专题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观映|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频产品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专题】内蒙古出重拳治雾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