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好莱坞遇上大数据: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眼里的前沿贵州
    内蒙古新闻网    16-01-18 11:55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网

      克里斯蒂·里比的团队在贵阳的拍摄现场。

      克里斯蒂·里比说,他看过很多互联网方面的项目,但是像六盘水那种把网络平台、实体体验超商和绿色餐厅结合的发展理念,这样的项目还很少。

      “事实胜于雄辩。”克里斯蒂·里比说,贵州已经成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中心之一,和其他发达国家城市相比毫不逊色,无疑已经走在大数据前沿,走在时代前沿。贵州在生态、大数据等方面的布局和发展成就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在世界上的崛起势不可挡。

      对于贵州在《互联网改变中国》里的分量,克里斯蒂·里比说是比较重的。片子做好后,将会在好莱坞举行红地毯首映式,邀请美国政商名流和好莱坞明星共同见证,然后会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美国的几十家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上播放,向全世界讲述美丽中国、多彩贵州。

      文化说克里斯蒂·里比毫不掩饰对中国文化的喜欢,尤其是对民风浓郁的贵州,他说,贵州的49个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和谐,他愿意做贵州的第“50个”少数民族,把贵州的美和正在发生的故事,通过国际视觉向全世界讲述。

      在克里斯蒂·里比看来,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中国同西方世界间始终隔着一张“竹帘子”,他原意通过西方视觉,说好中国故事,消除双方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实际上,克里斯蒂·里比虽然一直在好莱坞发展,但他并不是美国人,而是德国贵族俾斯麦家族的后代,父亲是路德宗牧师,而他却言称更情愿手捧《道德经》“和老子呆在一起”。

      正因为对中国文化特别是老子生态哲学的喜爱,他是“现代马可·波罗”,20年来他一直行走在中国的神州大地,拍摄《神秘中国》系列纪录片。

      克里斯蒂·里比的团队在贵阳的拍摄现场。

      谈到误解时,克里斯蒂·里比说其实中国的文化非常迷人,有时候无需回应无端的指责,“你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对于外界说美化中国的说法,克里斯蒂·里比不屑一顾,他说,“没什么比事实更迷人”,在他的纪录片中,一切以事实为基础,让事实去说话。

      一开始,克里斯蒂·里比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和发展是受到抵制的。“我一直努力把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推送给美国电视台。起初他们似乎并不太买账,在他们看来,这些纪录片太‘美化’中国了。他们想对纪录片进行再加工,但那就不是我的作品了。”

      克里斯蒂·里比破解难题的密码是把作品提供给电视台免费播放,知名度渐渐打响。“片子的主要受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民众,比如苹果公司总部就曾播放《神秘中国》前八部作品给员工看,一年内每部片子都放映了十多遍。”

      对于美化中国的指责,克里斯蒂·里比坦言,每个人眼里都有不同的美,每个人都有选择美的权利。但并不是说中国的发展就不存在问题,但哪个国家没有问题呢?“20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我看来,你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值得尊敬,我可以感受到你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在拍摄的选择上,有时候也会面临认识上的挑战。克里斯蒂·里比说,面对在田间中劳作的农民,有的人认为他们很穷,对塑造中国形象无益。“但我认为,他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历史和故事,正是他们养活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前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