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络媒体走转改】成都双流板桥枫林安置小区见闻
 

  农民进城记

  成都市双流区板桥枫林安置小区的广场上,79岁的老人胡建明和老伴带着孙女享受着初春的和煦阳光。阳光柔和地照在脸上,他眯起了双眼,感受着晚年的幸福与恬淡。在他旁边是数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房。板桥枫林小区里住着跟他一样的数千住户,他们有一个同样的身份——失地农民。

  “安逸啊,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过上这样的生活。”老人说,他和老伴现在住着三居室的大房子,过着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很幸福。

  幸福家园:“小区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位于双流城郊,毗邻白河公园的板桥枫林小区高楼林立,小区对面是高档社区海棠湾,另一侧是香楠湖小区,如果仅仅看外表,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区是农民集中安置小区。

  “邱书记,灯光球场的篮板今天送来了,今天要安装吗?”“赶紧装起,社区过几天还准备搞一场篮球赛呢。”长沟社区支部书记邱文富说。

  板桥枫林小区安置的是长沟社区的失地农民,长沟社区1540户共4371人因城市发展而被集中安置到了这个小区。和城市小区一样的绿化,文化长廊、阅报栏在小区的小广场上吸引着小区群众逗留。

  “图书室、社区警务室、医卫室、健身房、社区超市、停车场……我们所有的配套都全了,比城市社区配套都多。”邱文富如数家珍,群众现在住的是楼房,用的是跟城市一样的水电气。

  让居住在小区里的群众更开心的是,他们切切实实成了城市居民的一员,出门就是大型购物商场,城市的公立幼儿园、小学都在附近,而步行5分钟就是双流精心打造的8500亩湿地公园。

  “我们跟对面的城市小区只有一路之隔,但是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和公共配套,一样都不少,甚至比他们还好。”小区居民梁志军说,“住在这样的小区里,舒适得很!以前,我们农村有句顺口溜,说得很形象:一二三四五,天天想着找政府。现在改了,一二三四五,大家天天坝坝舞!”

  小区管理:“街坊邻居都是监督员”

  从农村到城市,中间的跨度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差距。“刚开始搬进小区的时候,我们也着急,怕大伙儿在农村生活惯了,把农村的生活习惯带进城里,与这样的生活环境不相称。”邱文富说。

  为了搞好小区的管理,社区采取了上下联动、横竖交错、全员参与的管理办法,一方面构建了自治管理新机制,成立党支部和管委会、议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实行专人专职日常管理,同时,创新设立小区联合议事会,公共区域事务统一管理。

  自己的家园自己治理,小区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积极引导有参与热情、有经验、有威望的住户参与。小区扩大了“三会”参加范围,联合议事模式受到群众认可,实现了“小区工作大家管”目标。

  为了让大家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习惯,小区还在群众中开展了“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讲不讲卫生、爱护不爱护公物、遵守不遵守秩序、孝敬老人如何……这些事项都被纳入评价范围,就是让大家看到差距,提高自觉性。”邱文富说,这种方式推行后,大家都自觉了,“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要个脸面,谁都不想让人在背后骂。”

  后续保障:“我们老年人都有社保”

  居民王建洪这几天有些忙,他每天都忙着出现场。“我现在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妻子也在企业里打工,生活还是蛮不错的。”王建洪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以前在农村,有几亩地,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平时也在外面打工。但现在不一样了,生活环境好了,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农民进了城,没有土地,生活如何保障?让进城的农民充分就业才是关键。

  去年,板桥枫林小区在社区的组织下先后进行了3次农民集中培训,400余名进城农民参加了焊工、编织、厨艺等专业方面的培训。同时,社区还通过与驻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动,开展了3场专题招聘会,解决600余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现在社区的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年轻人都到企业、外地打工去了,一些年龄相对大一些的,我们都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的一些工作,如保洁、物业管理等。”邱文富说。

  小区里年龄大的居民,也都买了社保。“我每个月可以领到1300多元的社保,我老伴每个月也有1300多元,我们现在住在三居室的房子里,生活根本不用愁。”胡建明老人开心地说。(光明网记者危兆盖 通讯员韩国梁)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非遗齐聚...
铁路春运剪影
闹元宵
诵经典 承母语
“乌力格尔”唱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天籁之音“颂春”
牧区娃的幸福“学堂”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