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田向利:决胜“十三五”需要注入更多文明的力量
    内蒙古新闻网    16-03-06 22:5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刘晓超袁志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在决胜“十三五”、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精神文明的作用?就这一话题,新华网独家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

      新华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都强调了要着力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决胜“十三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正确看待和发挥精神文明的作用?

      田向利:我认为,民族复兴,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明的复兴。

      这些年,精神文明建设总体上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但在一些地方“一手硬一手软”的反差依然存在,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较为普遍;有些创建活动上热下冷,群众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

      究其原因,有考核导向不明的问题,刚性要求不硬;有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短期内不易见政绩;还有方法创新不够的问题,不能有效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我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才能实现中国梦,决不能一手硬一手软。统筹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协调理念的必然要求。决胜“十三五”,实现中国梦,需要注入更多文明的力量。

      新华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在树立大国形象、增强中国软实力提升方面,您又有哪些思考?

      田向利: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驾齐驱”才是文明大国风范,决不能一腿长一腿短。中国是文明古国,也应是文明大国。如果说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那么国民素质体现的则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没有软实力支撑的硬实力是不可持久的。

      近几年,我国公民出境游快速增长,一些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行为,也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国家的文明风范,是要通过每一个公民的文明行为展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增强中国软实力。

      新华网:对于城市管理与社会文明不同步的现象,您怎么看?应该怎样改进?

      田向利: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令世人瞩目,但在许多城市,高楼大厦比比皆是,社会文明却多有缺失。

      我认为,城市管理与社会文明“内外兼修”,才能统筹发展,决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文明如同血液一样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达城市每一个神经末梢,保障着城市有序运转,引导城市的精神形象向善向美。

      新华网: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您有何建议?在这方面,河北是怎么做的?

      田向利:克志书记到河北后,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河北正通过集中整治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旅游等举措,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

      对于如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我提三条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以成风促化人。精神文明建设应作为各级党委的硬性考核指标,强化刚性约束,将文明创建纳入城市管理、融入国民教育,推动“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成为社会风尚。建议全国政协今年能就“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一次专题调研。

      二是强化立法执法,以他律促自觉。文明行为的养成,都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公共文明促进法》,强化执法管理,严厉惩治不文明行为。

      三是强化文明创建,以活动促活跃。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但只有高潮迭起,才能排浪推进。建议像当年搞“五讲四美三热爱”一样,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再掀精神文明建设新高潮。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网络媒体走转改】一场持久的“马拉松”:京...
    这三年的3月4日 习近平“政协时间”发出哪些信号
    今天怎样提升领导水平 习近平作了重要批示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李克强热字之“减”:招招动的是政府“奶酪”
    习总书记3年两会18次"下团组" 6个关键词年年提
    [视频]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闭幕 ...
    这三年,习近平15次与人大代表共商国是都讲了啥
    动新闻|解码“人代会”
    图解:习近平谈创新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苗银柱调任内蒙古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
    李杰翔当选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简历)
    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名干部被逮捕
    药交丨互联网+”健康产品成为医药营销新模式
    李世镕任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于立新任市委副书记...
    罗虎在任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委员、书记
    内蒙古要求旗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微信发布平台
    今后内蒙古征收个人住宅将按商品房市场价补偿
    呼和浩特市投资3.87亿元打造玉泉区“大南大北...
    新闻专题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观映|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频产品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专题】内蒙古出重拳治雾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