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脱贫攻坚战吹响集结号(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17))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0 18:22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扶贫成为“2016年重点工作”的部分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30余次。

      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和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目标,精准扶贫是当前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

      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进展表示关心。他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十八洞村脱贫进展情况,我都看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此后,他在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调研考察时,经常会提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如何“精准”?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给出了答案。2015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为何提倡精准扶贫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从梁家河知青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深切感受到老百姓对摆脱贫困的渴望。“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实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可谓念兹在兹。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谈及为何要提倡“精准扶贫”,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教授这样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区域开发为重点的农村扶贫出现了偏离目标的问题,扶贫效果有所下降。在现阶段,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精准扶贫怎样实现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2016年新年贺词时这样说道。

      面对脱贫攻坚的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11月23日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而精准扶贫则成了完成任务的关键方法。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介绍,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全国贫困人口是7017万,经过一年精准扶贫,脱贫人数达到1442万。这样,“十三五”期间需要脱贫人数则降为5575万。

      在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上,各地都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比如在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乡兴东村,“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当地的食用菌产业生产基地实现年产值600万元,纯效益100万元;福建、浙江等地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的“乡村主题游”与“农家乐”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这三年的3月4日 习近平“政协时间”发出哪些信号
    动新闻|解码“人代会”
    短片《雷锋归来》
    【我与总书记议国是】代表热议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3年两会18次"下团组" 6个关键词年年提
    【专家学者话两会】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
    [全国两会地方谈]王儒林:把山西腐败问题的底...
    (大使谈两会)卢森堡驻华大使:中国更多参与国...
    习近平打老虎动漫续集:当官要对自己狠一点
    那山、那水、那人:四年两会习近平与少数民族代...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苗银柱调任内蒙古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
    罗虎在任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委员、书记
    内蒙古首条新建高铁——呼张铁路客运专线全线...
    首府:150辆“僵尸车”再无人认领收归国有
    “3·5”学雷锋日发放孝心手环 满满都是爱
    李鹏新:认真落实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切实履...
    首府车站西街一男子从11楼跳楼身亡
    包头市石拐区今年拟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1个
    呼市《政府工作报告》详解: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将再度造访内蒙古 降温6到8℃
    新闻专题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观映|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频产品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专题】内蒙古出重拳治雾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