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青海传统藏式碉楼“变”驿站 成牧区致富新期待
内蒙古新闻网  16-09-24 00:04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2日下午,56岁的藏族牧民才云在自家的“班玛藏式碉楼驿站”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二层客厅里香喷喷的奶茶的香味让寒冷的空气顿时暖和起来。

  才云的家住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内,灯塔乡藏语意为“德木达”,在这里,座落着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藏族碉楼群。

  据了解,“班玛藏式碉楼驿站”由班玛县委县政府和上海援建共同修建的,总共投资147万元,其中上海援建35万元。牧民们除了在自家开设“碉楼驿站”外,当地政府还引导牧民群众把酥油糌粑、藏族点心、牛肉干、羊血肠、青稞饼等民俗特色食品在驿站推出,不断鼓励当地其他牧民群众发展碉楼驿站,以此增加收入。

  “近年来,来班前村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和乡村旅游文化,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将自己的家装修成驿站,以此来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灯塔乡乡长班玛仁增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目前全村共有4户家庭建成驿站,共接待游客近百人,还在装修的16家,虽然藏式碉楼驿站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今年的收入来看,已成为当地牧民的致富新期待了,未来会越来越好。

  “去年上海青浦区和当地政府给我们投资了20万元让我们装修,我们的家的驿站也于今年5月份正式营业,今年夏天接待的游客也有几十余人,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许多。”才云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由于班前村的旅游业发展很快,玛可河林场、历史悠久的藏式碉楼,加之班玛县的红军沟,都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旅游,在旅游业提升的同时也给当地也带来了商机。“这些发展使得当地的牧民观点得到了改观,自主脱贫的意识也逐渐变强,牧民们除了经营自家的驿站,还通过藏茶等产业,来赚钱养家。”班玛仁增说。(孙睿)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最高公路桥梁架梁施工
创意镂空画美翻校园,这俩姑娘真会玩儿!
沙坑改造变身生态公园中特色景观
霍林郭勒打造世界顶级铝制品生产线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组来内蒙古开展督查
• 李纪恒在呼伦贝尔市调研时强调:坚决守住生态这条底线 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 内蒙古发现国内最大晶质石墨单体矿
• 全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引发热烈反响
• 首届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开幕
• 学长返校 “唱起草原的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