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专题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内蒙古篇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林西县创新产业脱贫模式:甜菜种出好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  17-06-15 11:31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 
 

  

  “自从和企业签了合同,我像吃了定心丸,就算没钱也能把地给种了。”说这话的是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河沿村村民王朋,今年56岁的他曾是贫困户,通过与当地企业签订合同种植甜菜,由企业向他提供相关农用物资,最终一举脱贫,还成了附近有名的甜菜种植大户。

  “前几年家里穷啊,就靠种家里那十来亩地的玉米过活,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净收入也就五六百元,一年到手也就五六千元,家里四口人,什么都不敢买,大鱼大肉想都别想,平时也就吃点自己种的山药、土豆和自己做的酸菜。”说起过去的日子,王朋一个劲儿地摇头,“几年前,政府组织当地企业与我们这些贫困户签订合同,由企业先给我们提供甜菜籽、化肥这些东西,最后甜菜收秋的时候一算账,把之前企业的费用还了之后,一亩地还能净收入1200多元,我第二年就脱贫了。”

  “我们除了以村组、经纪人的形式与贫困户签订合同,将所有农用物资以无利息的方式提供给贫困户,还为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家庭提供免费机械使用,并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免费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指导。同时,到了农闲时节,我们还会优先雇佣附近的贫困户作为季节工人,增加他们的收入。”说话的是与王朋签订订单合同的内蒙古佰惠生公司甜菜事业发展部经理岳修海,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甜菜制糖及副产品综合加工企业,佰惠生对于甜菜有着巨大的生产需求,这也为当地“甜菜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王朋看着眼前的甜菜地,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还包了别人的地,一共有40多亩,一年算下来,种甜菜加上在企业务工收入有6万多,现在的我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为了让更多像王朋一样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林西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出了“1+4+5”的产业脱贫模式。“‘1’就是扶持一个大企业或重点项目落地,‘4’就是让贫困户从财产性、劳务性等四个方面获得收益。‘5’就是发展具有我们当地特色的甜菜、中草药、蛋鸡、生猪和内蒙野果这五种产业。”林西县扶贫办主任赵光明介绍。

  “仅以甜菜种植一项为例,去年就为当地农民增收3.1亿元,带动贫困户1957户3726人,人均增收5000元。”林西县扶贫办副主任庄严说,“而对于没有致富门路、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我们通过筹资设立2.05亿元的脱贫产业基金,将脱贫产业基金投放到佰惠生等企业,每名贫困户免费获得1万元产业基金入股到企业,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股金分红,也就是说每名贫困户每年都能从企业获得至少1000元的分红。”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林西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0214户20734人,已脱贫6127户12874人,相信通过产业脱贫,剩下的4087户7860人也一定能在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赵光明自信地说。(记者 张枨)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定格】呼和浩特队拉响保级警报
【定格】爱心助力 师生捐款2.8万帮助学生母亲抗争病魔
【现场】师大毕业生艺术作品展:彰显青春 探索活力
【现场】张天龙:把进球送给主教练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没买车的先稳住 等7月1日汽车新政实施!土豪随意
• 包头:班主任职级制9月1日起实施
• 【砥砺奋进的五年】沙漠里“长出”万亩生态光伏基地
• 双向封闭1个多月 京藏高速341公里处改扩建需绕行
• 据说呼市的老年人最近都去这个地方娱乐了……
• 开出52万元罚单,内蒙古对不合理低价游处罚不含糊
• 【内蒙古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都城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