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五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共同发布三国游客跨境旅游指南——《万里茶道旅游地图》,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满洲里、二连浩特、额尔古纳等节点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位列其中。
6月8日,63岁的湖北自行车骑行爱好者蔡建明正在满洲里出境处办理签证手续。他和另外两位年纪相仿的伙伴从汉口一路骑行而来,即将穿行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莫斯科,一直到北欧、多瑙河沿线,计划用两个多月时间把这条“草原丝路”走完。
与此同时,我区著名作家邓九刚先生以北方驼道为背景的历史文化散文新作《回望驼城》正在呼和浩特热销。他在文中写道:“这条道路由归化城(现今呼和浩特)出发,穿越茫茫的蒙古高原和极寒的西伯利亚大地,向着太阳沉落的西方挺进,一直通向欧洲的历史名城莫斯科……这条被呼和浩特人称作驼道的道路就是后来名声卓著的茶叶之路。”
由此上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被称为“东方树叶”的中国茶叶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运出,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继而运往欧洲和中亚各国。这条全长1.3万公里的古商道被称为“万里茶道”。
驼铃声声,古道悠悠。如今,这条沉寂许久的“万里茶道”,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正在被唤醒。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议,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至此,中蒙俄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成为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俄蒙三国战略的核心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旅游先通。‘万里茶道’正是从旅游角度联通三国的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司咏梅说。
事实上,中俄蒙三国跨境旅游一直是内蒙古旅游业的重点和亮点。内蒙古境内,中俄蒙边境线长4261公里,有18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我区是全国拥有口岸最多的省区市。早在10多年前,我区旅游部门就分别与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旅游部、蒙古国国家旅游局建立了协调会议机制进行合作,并在2014年整合建立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启动了对俄蒙旅游合作项目,创建了“万里茶道”“和平之旅”等品牌旅游线路,为三国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自治区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区入境旅游人数达178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1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5.14%。对蒙俄旅游合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俄罗斯、蒙古国入境旅客分别达到60万和8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8%。
2015年9月,为全面落实中俄蒙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自治区旅游局向国家旅游局提出建立“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2016年7月22日,首届中俄蒙三国部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三国地方旅游合作从传统的简单市场合作转向涵盖系统性政策设计、常态化交流机制、创新性营销体系在内的深度合作,实现了转型升级。也是在这一年,“万里茶道”被列为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
“现代版的‘万里茶道’,就是正在建设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旅游在这里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旅游,它更像一条纽带,将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节点城市用旅游的方式连接起来,带动相互之间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一位专家道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旅游业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刚刚结束的全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暨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内蒙古开放发展的地缘优势,把向北开放作为战略方向,不断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6月16日,记者来到设在内蒙古旅游局的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秘书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区将陆续推出中俄蒙“万里茶道”东方树叶神奇之旅、商帮贾风探寻之旅、蒙古高原蓝色之旅、秘宗禅教心灵之旅等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推广活动,将“万里茶道”打造成中俄蒙黄金旅游线路和国际旅游品牌,为三国地方及旅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就区域而言,‘万里茶道’在国内覆盖了8个省区,连接我国三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连接符号。复兴‘万里茶道’,不仅有益于沿线国家、地区文化发展,而且有助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司咏梅说。
6月18日早7点,晨光熹微,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万里茶道”中俄蒙跨境专列从满洲里首发,开启了为期10日的跨境之旅。(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