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专题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媒体评论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依托清洁能源,广元市旺苍县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内蒙古新闻网  17-08-01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四川日报 
 

  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的光伏农业大棚。

  7月20日,村民在光伏大棚里采摘竹荪。

  依托清洁能源,广元市旺苍县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早上来凉快。”7月20日7点半,天刚亮,广元市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的贫困户万春梅就骑着摩托车,来到距家1公里外的大棚下采摘竹荪。她一边剥掉竹荪的外壳,一边指着大棚对记者说:“你看大棚外面亮晃晃的,样子很怪,光靠上面的‘瓦片’就可以赚钱!”大棚能给贫困户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生活之变用上光伏发电,“电荒村”变“输电村”

  万春梅说的奇怪的“瓦片”,其实是大棚的光伏板。去年,由四川省科技厅和旺苍县政府共同出资250万元,在寨梁村建立了四川省首个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相结合的科技项目。

  “有了前些年的农网改造工程,再加上这个光伏大棚,我们寨梁村再也没有闹过电荒了。”寨梁村党支部书记苟均德介绍,村里以前全靠国家电网的火电点供电,冬天还好,一到夏季用电高峰期就经常闹“电荒”。

  苟均德的说法得到万春梅的认同。她告诉记者,以往一到夏天,村民担心电不够用,就上山砍柴做饭。”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夏天的“用电荒”,寨梁村决定在农网改造基础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寨梁村地处河谷,一年光照时间可达到1352个小时,在夏天甚至可以达到每天14个小时。在四川省科技厅帮助下,寨梁村建起了11个光伏大棚,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6.8KWP,年发电量可达22.68万千瓦时。

  “这下不仅满足了本村用电,还可把多余的电送出去赚钱。”苟均德说。

  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子,寨梁村实施“光伏+”生态农业时,也并非一帆风顺。

  最大的问题是村民意识没有转变。在寨梁村,村民祖祖辈辈靠土地获得收入,现在突然要把土地流转出来建设光伏大棚,村民很难理解。“担心土地流转后粮食没了,收入也没保障。”尚武镇镇长袁毅回忆,当初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村干部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笔一笔帮村民算账,“工作笔记都用掉整整两本”。

  收入之变光伏大棚种食用菌,贫困户变“万元户”

  建大棚很容易,但怎样把光伏大棚与贫困户增收相结合呢?

  要增收,一定要有产业带动。为此,寨梁村组织全村65户贫困户成立了光伏发电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光伏大棚下发展食用菌种植,所获利润按照8∶1∶1的比例进行分配。

  现在这个时节,大棚里新鲜的竹荪正准备上市。按照行情,竹荪烘干后,可以卖到120元/斤,仅七八月份,整个合作社的产值就可以达到1.2万元。“再加上我们种植的羊肚菌、银耳等,预计今年大棚食用菌收入可达7万元左右。”作为项目领办人,寨梁村第一书记张阔生谈到今年收益时,相当乐观。

  再算上光伏发电0.8元/千瓦时的收入,寨梁村每个贫困户仅靠光伏发电农业专合社,就可获得3250元的分红。而这笔钱,可以占到一些贫困户家庭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贫困户马红梅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一万元,算上父母看病和孩子读书的花销,每年都没有结余。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她家种植了约150平方米的羊肚菌。“保守估计,可以卖上6000元,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红和土地流转费用,今年的收入可以上万元。”马红梅感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依托清洁能源,助力贫困户增收,四川正在扎实推进。今年1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能源局等部门印发的《四川省光伏发电扶贫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国家确定的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31个县的2494个建档贫困村,以整体推进的方式,合理建设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确保每年每人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四川日报记者张庭铭文/图)

[责任编辑 杨文娟]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毛开宇复出在即,呼和浩特队难求一胜!
清绥远将军衙署修缮后重新开放
50户牧民联合起来闯市场
品味艺术乐趣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吸取教训 引以为戒 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 又涨了 内蒙古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
• 内蒙古天气开始“冷却”部分地区将迎来暴雨
• 醉美,听听内蒙古这"一首歌"
• 到草原看花海
• 李纪恒: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自治区工商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布小林任亚平等会见与会代表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