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
巍巍阴山脚下,滔滔黄河之滨,8月的塞上江南巴彦淖尔,瓜果飘香,一场关于“电商+农村”的盛会如期而至。
把时间之钟拨回到今年的3月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巴彦淖尔调研时指出,巴彦淖尔要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扩大营销、塑造品牌、开拓市场,实现鼠标一点,河套优质农畜产品行销天下。他反复叮嘱电商、创客要坚守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货真价实的底线,做到行稳致远。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巴彦淖尔认真贯彻落实李纪恒书记讲话精神,市委书记常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多次在会议和调研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强化基础配套、政策支持、平台打造、创业引领等有效举措,不断提高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层次。
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农村牧区电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市委书记常志刚在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优势,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作为巴彦淖尔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用系统化的思维把一二三产业联起来做,抓好现代农牧业生产、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电商物流等工作,全力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农村牧区电商发展的方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继续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支持“巴团网”“河套购”等本土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合作,推动我市名优特农畜产品进军全国、全球市场。举办农村电商巴彦淖尔峰会,规范发展物流快递业,支持巴运物流等企业发展,加大快递、网购下乡进村力度。
巴彦淖尔,正在以最开放的视角、最前沿的思维发展农村牧区电子商务,不断丰富和创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彦淖尔”农商互联发展模式。
八月河套,瓜果飘香,小麦归仓。
在这丰收的场景中,五原县小伙子王智冉的笑脸格外喜悦。他通过网络直播,推销当地的农产品。
“最近一次直播,一个小时就卖了14万多元。”他开心地说。经过两年多创业,他经营电商品牌有了相当知名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已达数百万元,其中约1/4为直播销售。
头脑灵活的王智冉发展电商做出了名堂,他的电商业绩也因此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成了当地“红人”;而土生土长的五原农民王建军直播卖自家的香瓜,不仅增收致富,他的故事同样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着实火了一把……被快递企业定义为“偏远地区”的巴彦淖尔,如今正以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发展农村电商,引起了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
电商助力,行销天下。我市通过发展农牧业电商,将原本只在当地销售的特色农畜产品,如五原县的灯笼红香瓜、黄柿子、糯玉米,临河区的面粉、葵花、羊肉,磴口县的有机奶等卖到了全国、全世界,特别是五原县灯笼红香瓜年均通过电商销售25万斤,价格翻了4倍,已成为胜丰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农牧业是巴彦淖尔的品牌产业,而绿色更是巴彦淖尔的品牌标志。绿色农牧业资源是巴彦淖尔市最大的优势。河套平原1000多万亩优质耕地,年引黄河水量50亿立方米左右,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全国少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尤其河套雪花粉、巴美肉羊、葵花、瓜菜番茄等农畜产品,行销国内外,可谓有口皆碑,许多产品已经得到绿色、有机认证。
好风借力,扶摇直上。随着电子商务兴起,我市顺势而为,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推进农村牧区产业融合的重要举措来抓,从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不断优化电商发展政策环境,使电商扎根农村牧区,服务“三农三牧”,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仓储
1991年出生的聂亚雄于2015年投身电商大潮,并申请了商标“哞牛堂”,主营本地农产品。刚开始创业,起步资金不多,仓库、办公室都要自己掏钱租,让聂亚雄的创业之路走得很艰难。
今年年初,公司搬进了?电商产业园,园区为入驻商户及个人配套提供3年免费办公场地、设备、仓储、互联网知识培训、相关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优惠与服务,园区为创客们搭建的交流平台更是让聂亚雄产生了许多新的创业想法,拓宽了发展思路。仅今年上半年,他的公司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样的配合无疑是加速了农村牧区电商向更高空间发展的步伐。
回眸我市农村牧区电商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政府的扶持,是农村牧区电商得以如火如荼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巴彦淖尔市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巴彦淖尔市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巴彦淖尔市推进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加速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在政策保障和政府助推之下,以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为主要群体,以促进巴彦淖尔优质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为工作重点的农村电子商务,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商户、养殖种植大户等农村能人也广泛参与其间,实现了落地营销,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好局面。
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目前,我市各旗县区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楼宇、厂房等建设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动电商企业“集聚化、抱团式”发展。全市实际运营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达到6个。截至6月底,各电商园区入驻企业和个体户合计达521户,上半年实现交易额1.93亿元。
乡村货的
“大娘,您的豆浆机到了!”在临河区小召乡爱丰村村民王贵兰家,巴彦淖尔第一产业网的员工亲手把她从网上订购的豆浆机送到家。
“这两年做农村电子商务的很多,但我们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把产品送到农户家中,真正为农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巴彦淖尔第一产业网总经理白晓峰说,“我们公司不仅解决了临河地区农民购物最后一公里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带动了近2000人就业。我们在临河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建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村子里挑选年轻人进行培训,负责服务站工作,为农民提供网上购销服务。”
仓储物流
不只在临河,五原县“乡村货的”的物流模式,同样破解了快递下乡难题,加快推动了农民转变成了网民。五原县通过整合传统商贸企业、快递公司、物流企业、新型农村电商企业等,把货物资源和车辆资源统一管理,前期通过政府补贴,保障体系的运行。该物流体系建成后,提高了农村物流的配送效率,节省了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目前,农村牧区电商网店已成为巴彦淖尔电子商务服务农牧民的主阵地。借助国家和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旗)项目,巴彦淖尔市已建立乡镇级电商服务网点53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网点737个,自然村电商服务网点2068个,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围绕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培育了“三胖蛋”“大嫂情”“胖农”“先蛋先鸡”“黄金纬度”等一系列互联网畅销品牌,在促进农牧业升级、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商风潮已经全面涌入农村。我市将全力发挥电商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河套绿色、有机、高端的农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刘飞 通讯员任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