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被称为三江之源的青海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年初,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来自北京的野生动物调查小组一个月内记录到了40多次野生水獭活动,这意味着三江源存在着健康的野生水獭种群。水獭,被称为河流生态系统良好的指示物种。
不但水獭种群得到恢复;藏羚羊种群数量也达到了7万多只;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由不足3000吨恢复到8万吨,增长了近30倍;雪豹更是从过去难觅踪影到频频现身。
为此,一系列举措正在青海全面推进。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们刚刚配置了新设备,可以通过卫星,实时将巡护数据、视频、语音等传递给指挥中心,这在面积辽阔、人员稀少的三江源地区尤为重要。
除了装备全面提升,生态管护员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从每年6000多元提高到两万多元,这得益于十九大后,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生态公益岗位,每家都有一人从事生态管护岗位,让牧民们吃上“生态饭”。
今年1月26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出台,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到203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实现对三大江河源头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建成现代化国家公园。
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青海还将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就在几天前,我国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投入运营,它可以为入驻新能源企业提供信息通道、数据存储分析等“数据公寓”式服务。
青海的新能源产业在加速成长。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82.8%,经测试全省可实现连续7天全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了由葡萄牙保持的连续全清洁能源供电时间的世界纪录;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也纷纷瞄准青海,投建了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锂电池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