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兄弟张玉光:“替亡兄还债”背后的诚信坚守
内蒙古新闻网  18-07-05 15:04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7日电题:好兄弟张玉光:“替亡兄还债”背后的诚信坚守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勿日汗、李云平

春天的河套平原,天黑后天气就冷了,埋头耕种的张玉光还没有收工之意,一阵冷风掀起的尘土扑了他一头一脸也顾不上掸掉……近8年来,这位53岁的农民拼了命地春种秋收,不只为了自己眼前的生活,也为尽早还清已故长兄生前欠下的旧债。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蛮会镇民富村农民张玉光,是村里的能人,当过村民小组组长,但他的生活在2011年因哥哥张玉明的去世而改变,为替哥哥还债,他家从殷实户变成贫困户。

当年,为给患肝癌的哥哥治病,亲人们不惜四处举债,连本带息借下33万元。哥哥走了,留下了体弱多病的嫂子和小侄女,大侄女已出嫁。“可怜的小侄女患有先天性脑积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说到这,张玉光眼睛湿润了。

“哥哥欠下的债,我想办法还。”看着悲苦的嫂子和孩子,张玉光决定替兄还债,但这对当时年纯收入不足万元的农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张家兄弟三人,张玉光还有个弟弟,也是农民,家庭生活条件一般。说起哥哥,他满怀深情。“我们哥俩感情特别好,我家1999年盖新房时,我哥出工出力没少帮忙;哥哥多才多艺,吹拉弹唱几乎都会,生病前经常带着我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演出,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30多万元的债中,有一些是哥哥以张玉光名义向信用社贷的款。另外,哥哥用自家20亩地的承包权作抵押向7位村民借了总共7.1万元。哥哥去世之后,20亩地承包权如何划分给债权人,一直没找到令各方满意的方案。经过一番思量,张玉光决定用高出当时市场价一倍的价格租种10年,以地租方式来替哥哥偿还这笔债务。

患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嫂子,长年在县城给一些小店铺打工,每月1000余元的工资交完小女儿在私人福利院的护理费后,就所剩无几了。“如果没有弟弟的帮助,我都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嫂子李桂芳说。

张玉光自己家只有10亩地,仅靠种这点地来还清这笔巨债是何等的艰难?一些债主被他的仁义所感动,纷纷主动免除其借款利息。

65岁的邻居董国庆先后借给张玉光哥俩5万元,现在还有3万元欠款。他说:“张家从父辈开始家风就非常好,他爹就是一个人人都竖大拇指的老党员,张玉光能有这样的举动我们一点都不奇怪。我们愿意帮助他。”73岁的老邻居丁志成也没少给他哥俩借钱,现在还剩7000元欠款。他乐呵呵地说:“别人有困难,张玉光也热心帮忙,曾经有个村民得大病,他还组织大家捐款。”

2015年,张玉光家被列为贫困户,政府拿出精准扶贫相关措施,帮助这位为了替亡兄还债而陷入困境的农民。以前张玉光想多租一些地扩大生产规模,但一些人怕他给不起地租,不太愿意租给他。在时任蛮会镇副镇长韩彦林等包扶干部的帮助下,张玉光种上了80多亩地,并贷款购置了一台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仅为他人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一项,每年增收1万多元。政府还给了他8只基础母羊,现已繁殖到26只。

天道酬勤,好政策加上人努力,张玉光家的年纯收入从2015年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近5万元。每当手里有点钱,张玉光就第一时间挨家挨户去还钱,截至目前,已还了近10万元。“我打算在三五年内,把哥哥欠下的债全部还清。”

多年的还债压力并没有压倒这位坚强的农民。张玉光以更加博爱的胸怀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他常年义务打扫村里公共场所的卫生,是蛮会镇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广场舞带头人。2015年,张玉光被评为全旗优秀志愿者,还入了党。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