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秀军:服务人民显本色 忠诚无悔铸警魂
内蒙古新闻网  18-12-10 18:12  【打印本页】  来源:搜狐网

  邰秀军,1989年3月出生,贵州台江人,中共党员,现任遵义市消防支队余庆县大队余庆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装备技师,武警上士警衔。入伍11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数次,受到“十佳公安卫士”、“十佳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 “红旗车驾驶员”等表彰。

  流血流汗铸就模范标兵

  邰秀军同志始终坚持把“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做自己的军旅信条,刚刚入伍的时候,这个苗族小伙各方面表现平平,但是他偏偏不甘平凡,每次训练的时候,他总是能在训练场上埋下身子,低头苦干,别人练一遍,他就练百遍、练千遍。就这样,硬是用汗水战胜先天不足,一跃成为在中队,甚至是支队叫得响的训练尖兵。2010年,代表总队参加全国消防铁军比武,并取得良好成绩。至此之后,但凡有总队级比武,不是以队员就是以教员身份代表支队参与其中。2018年总队比武备战中,作为教员,以自己多年的经验辅助带队干部抓好训练工作,并给队员传授重大比赛心得,让队员们放下心里压力,最终遵义支队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敢打善思成就救援尖兵

  如果说比武考验的是努力,那么灾害处置考验的就是真正的本领。邰秀军从敢打敢冲的愣头青,到现在救援尖兵,是他每战后的讲评与思考,新装备的不断熟悉与使用,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并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一次次生与死的洗礼,才成就了现在的战神——邰秀军。2009年以后,余庆的每一次重大灾害事故必有他的身影,其中最难忘的就是2013年在余庆县龙溪镇木叶顶村抗洪救援,利用绳索横渡与冲锋舟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一座生命的桥梁,他敏捷地往返在两岸把被困于工厂的20余名员工全部安全救出。2014年7月构皮滩水电站液氨泄漏,在重大灾害面前,他身先士卒,凭借自己平时所学知识,穿戴重型防化服,携带相关设备及器材,配合技术人员完成了泄漏点的关阀与稀释,得以解除此次重大灾害的发生。以及今年1月江安高速连环车祸中,其施救的方法,器材的熟练运用,为挽救车祸中受伤人员的性命增足宝贵时间。入伍十余年来共挽救被困人员138人,抢救财产达2500余万元。为驻地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凝心聚力造就改革排头兵

  随着消防改革脚步日近,邰秀军同志对即将脱下自己心爱的军装伤感过,但他没有消沉过,他主动学习研究各级有关消防改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专家解读,了解改制是为让消防事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坚定“改革会使消防事业更好发展”的立场,以排头兵的作用积极投身改革宣传中,乐于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身边有同样困扰的战友进行分享、讲解与传授,成为战友们心中的“稳心剂”。平时,他总是讲“即使脱下军装,也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要在灭火救援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鼓励身边战友坚定信仰,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履职尽责地站好每一班岗,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事。

  唯有蓬勃向上的追求,青春才显出其珍贵与无悔;爱唯有无私的给予,才显出其博大与超越。十余年来,邰秀军同志时刻把人民利益与战友的安危冷暖放于心上,急民之所急,忧战之所忧。改制以来,邰秀军同志以身作则,坚守信念,在他身体力行的感染下,战友们用满腔热血继续谱写奉献之歌。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