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风采】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原地委书记、政协主席孔繁森 ——“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内蒙古新闻网  18-12-21 07:35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他献身的雪域高原没有忘记他,历史没有忘记他!”看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孔繁森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曾经的同事、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大副主任李玉建难掩激动。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次赴藏工作,前往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

  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牧区推广的关键时期。他几乎跑遍全县的乡村牧区,宣讲政策,访贫问苦,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孔繁森把九旬老母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给身体虚弱的妻子,毅然表示:“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第二次进藏,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仅用4个月就跑遍拉萨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1991年,一次车祸导致他严重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昏迷。住院期间,他不顾高烧和伤情,赶到学校处理问题。在他和全市教育工作者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面对调回山东工作,还是继续留藏的人生抉择,孔繁森毫不犹豫地选择服从组织安排。

  1993年4月,孔繁森到阿里工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调研大讨论。“当时,阿里连一家菜市场都没有。孔繁森把业余时间都用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一年多时间,106个乡跑了98个。”李玉建说,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有了本地的商店、饭店。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1993年增长37.5%。

  1994年11月29日,是李玉建难忘的一天。这天,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因为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在整理遗物时,只有两件:一是他身上仅有的8.6元钱,二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人民日报》记者袁泉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