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营商的突破口
内蒙古新闻网  18-12-25 10:07  【打印本页】  来源:沈阳日报

  寻策问道

  在12月22日举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众多国家级智库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阐释了解放思想对于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性。其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人),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理事长宋晓梧,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三位智库专家座谈讨论的一个重点内容——政府诚信。

  重点解决“现任不理前任账”问题

  关键词

  政府诚信

  迟福林抛题:“即将进入2019年,我们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形势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在看到自己潜力、看到继续向好趋势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难。在这种背景下,2019年如何开好局,东北如何在新的第一年能够有所作为,是我们现在面临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宋晓梧说:“东北自己应该改的事很多,特别是诚信问题,原来在振兴办的时候曾提出诚信东北,这几年我了解的情况有所进展,但问题依然很大,这也是造成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的重要原因。”宋晓梧表示,诚信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诚信,要明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市场化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将来如何引导企业?政府行为怎么能让人觉得是有保证的,而不是我们常常说的现任不理前任账?在东北,要好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突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前任领导答应得好好的,换了一个领导就不认账了。”

  关键词

  设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关键词

  政务公开

  宋晓梧说,目前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也是一个在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东北尤其应该重点考虑政务公开问题。“我们政务公开程度怎么样?试想,政务不公开,今天你这么说,明天他那么说,让企业家如何做生意……所以,我觉得政务公开是推动东北进一步改革应该做好的重要工作,这也是中央多次要求的。政务公开在网上,大家一查就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务公开得好不好,谁来评价?”宋晓梧说,“这就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需要发展民间社会组织、民间评估机构,如果缺失这一环节,政府仍是自己评估自己,亦或者评估机构没有相对独立性,完全被政府控制,那么,就还将是政府自己说了算。所以,发挥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对于政府政务公开的评价,应是东北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不是政府自己找几个代表、找几个事先挑好的人,事先说什么话都训练好,社会组织要健全起来。”

  关键词

  如何把“要我振兴”变成“我要振兴”

  关键词

  精神状态

  对于诚信问题,迟福林说:“诚信问题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但是东北相对突出一些,这又是(影响)东北改善营商环境一个很重大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反映承诺疲劳、承诺失信很普遍,这也是影响我们营商环境的一个突出矛盾。我们是不是可以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上,非常正面地对诚信东北发出一点倡议、发出一点建议?”

  周建平说:“我觉得下一步,对于东北振兴来说,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我们精神状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要我振兴’变成‘我要振兴’,这个可能更重要。也就是说,振兴要从我们想振兴、会振兴、能振兴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关键。特别是从发改委方面来喊个口号、发出倡议,能够让我们这支队伍——在状态、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个对我们来说,尤其对我们东北来说,是目前很重要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干部交流”——找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哪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周建平说:“如何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把人的内生动力包括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让世界惊叹的成绩,很大原因是我们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国民经济和农民兄弟的积极性。我们有那么好的文件、有那么多优惠政策,如果能把这些真正落实好,解放我们的思想、解放我们的精神状态,形成一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氛围,这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

  他接着说:“鉴于这个考虑,我们2017年提出了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口合作的事。当时我们想,对口合作,对口什么?第一个对口就是干部交流,双向的挂职锻炼交流;另外就是培训。目的就是看看这些年,我们东北和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在哪?各地讲创新,人家有哪些规定、是怎么做的;政府在做什么、市场在做什么,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都在发挥哪些作用;在工商管理方面是怎么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上人家怎么做……我们进行比较,从中来感知我们和人家比差距在哪。我们东北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产业队伍,科技资源也很丰富,大专院校、中科院、社科院都有,环境也好,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好,资源的禀赋也都非常好,相信,未来的东北也会很好。”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岳雨整理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