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一些集贸市场特别是海鲜销售市场调包宰秤、以次充好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有所抬头。市政府昨日召开全市集贸市场诚信经营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做好春节期间集贸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调包宰秤、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一律按法律法规上限从严从重处罚,给全市人民和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放心、欢乐祥和的节日市场消费环境。市政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副市长靳国卫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市场开办者要落实日常管理责任,根据市场规模、摊位分布和客流量,分不同区域增设公平秤和指定打包处,规范验货、复秤、打包、开具购物凭证等操作规程,并在场内显著位置做好相关提示和指引。增加科技手段,完善监控设施,做到监控无死角、经营全透明。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在辖区每个海鲜集贸市场安排专人负责市场检查,并加大检查频次,节假日期间要安排专人值班值守,保证监管时间、空间全覆盖。对市场内计量器具逐一检查、逐一复核;建立健全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加强相关商品抽检力度,保证商品质量;逐一进入摊位,实地检查柜台货品陈列、摆放和储存环节,展示销售的商品要与柜台备货商品一致,彻底消除调包宰秤隐患。市场业户要明确诚信经营责任,每名业户均要与市场主办者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凡违反承诺内容,发生调包宰秤等违法行为的,自愿退出市场经营。
会议还要求,明确地方党(工)委、政府(管委会)的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建立长效机制,使投诉率、案件发生率大幅降低。对整治中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市政府约谈地区分管领导;发生重大投诉及市场被曝光,造成严重影响的,要对所在地区相关人员追究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诉求即时受理、即时分送、限时办结机制,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处置结果要在市场内公示。
专项整治期间,市工商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部门成立督察组,对市内主要市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市场管理措施不到位、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市场开办者、管理者进行约谈,对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
专项整治中,凡销售海鲜时存在调包宰秤、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欺诈消费者行为的经营业户,予以公开曝光,并一律按相关法律法规上限从严从重处罚。同时给消费者退回货款,并3倍赔偿。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因存在问题被曝光、被处罚的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一律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与“信用大连”即时信息共享,对于严重失信企业开展联动惩戒,充分发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作用。
各级消协组织要广泛开展社会监督,开展消费教育引导,通过开展经营者约谈,消费调查、体察和评议,发布消费警示,经营者承诺示范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记者 巴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