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风采】“那一刻我红了眼眶”
内蒙古新闻网  19-01-28 16:26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您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者,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为创建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动证券交易技术革新、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18年1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在致深交所原副总经理禹国刚(上图,新华社记者王海洲摄)的贺信中说。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钟声一响,那一刻我红了眼眶。”禹国刚回忆说:“当时没有鞭炮锣鼓的欢腾,没有人潮涌动的喧闹,但它注定是一个里程碑。”

  1944年,禹国刚出生于陕西安康,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1981年春节,他凑了几百块钱路费,带着全家人从“黄土高坡”来到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1983年,全国青联决定选派两名懂日语和金融证券基本知识的青年,到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禹国刚凭借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选派到日本学习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留学生。在日留学期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积累了大量证券和证券交易的理论和实务。

  1988年11月,深圳市政府资本市场领导小组成立,禹国刚受命担任专家小组组长,全程参与了深交所筹建工作。他率领专家小组翻译境外公司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所章程等英文资料达200多万字,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借鉴写成对应的汉语资料33万余字。

  经过各方专家10多次论证定稿,这些成果最终汇总成《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建资料汇编》,这本“蓝宝书”成为深交所成立的蓝图。

  1992年至1993年间,禹国刚担任深交所法定代表人。在他的主持下,深交所实现了交易电脑化、交收无纸化、通信卫星化、运作无大堂化。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发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更解决了存在许久的黑市买卖、效率低下、人为操纵等问题,为深交所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资本市场的前途是光明的,是一个充满机会和希望的、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禹国刚满怀感情地说:“我感到自豪的是,碰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能够在时代给予的机遇中,为深交所的创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28日06版)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