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池引得“凤凰”(改革先锋)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2 16:37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职数、岗位都占满了,再优秀的人才,没有编制要咋引进?”

  过去,这是安徽大学人事处处长蔡亮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一边是学校超编,进人难,一边是教学科研一线、学校短板的学科建设,又特别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全省部分事业单位空编,一时又不需要那么多人。

  为此,安徽在全国首创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在不增加全省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前提下,重点在高校和公立医院探索建立“省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周转池制度,解决了“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矛盾。

  “今年,靠着调剂过来的周转编制,学校陆续引进60多名青年教师人才。”蔡亮介绍,改革让他们尝到了甜头,编制优先向高校院所倾斜,用于全省优秀科研人才的引进。

  据介绍,安徽全省有近4万个事业机构,事业编制109.9万名,空编数达17.5万名。为充分利用这部分空编资源,省里探索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不改变编制“部门所有”前提下,把长期不能发挥使用效益的存量编制集中起来建立周转池,有效盘活了存量编制资源。

  周转池事业编制重点用于高校、公立医院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公益事业,对高层次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校一策” “一院一策”。在用编审核上,则有着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使用考核上,周转池事业编制三年周转期满后,由编制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使用效益高且确有需要的,可重新核定周转池编制规模;效益不高的通过控制用编进人,逐步压缩规模直至完全收回,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