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新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3 16:11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改革先锋风采】

  新华社杭州1月12日电(记者岳德亮)周围叠翠的群峰,如一道道秀丽的屏风,将小山村紧紧地“呵护”在中间;村庄中宽阔的主干道,干干净净,两侧茶园、菜地、花圃和整洁的民居浑然一体。

  鲍新民(中)与村民交流(2018年12月21日摄)。新华社发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来自各地的游客经常会发现最生动一景:看不到年轻人在村庄里游荡,他们的身影或是在农家乐的阵阵笑声里,或是在“创意小楼”里的电脑前,或是在山涧竹林的导游路上;那些闲不住的长者,佩戴着袖章,肩挎着竹筐,时刻守护着村庄的环境。

  而在2005年3月之前的余村,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回忆说:那时我们靠山吃山,不但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活着的人整天生活在漫天笼罩的石灰与烟雾当中,出门口罩都不大顶用。

  “活着就要有个人样,还我们健康的身体、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比啥都强。”2005年3月,新任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带着新班子全体成员向村民庄严宣布:从此关闭全村所有矿山企业,彻底停止“靠山吃山”做法,调整发展模式,还小山村绿水青山!

  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不易。鲍新民动情地说,在那个年代余村独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是需要相当勇气和智慧的。“关停窑厂后,山开始绿了,水也变清了,但村民的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降到了最低点。村民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当面指着我的鼻子骂骂咧咧。”

  正当鲍新民和余村处在犹豫不决的十字路口时,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听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我脑子里留下的许多顾虑和犹豫,一下子全都烟消云散了。”说到此处,鲍新民依然激动不已。

  村庄整体规划,浇筑、整治村庄干道,改造农房立面和污水管网……2008年,余村成为安吉县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

  走在熟悉而美丽的村庄中,鲍新民时不时地感叹着:“做梦都想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这条路让村庄彻底地变了,变得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的美,现在村民不仅生活幸福了,情操和品位也大大上了台阶。今天再看余村,感觉就是换了一个时代!”

  2018年10月,鲍新民获聘余村“村务监督员”,“当时我二话没说就应下了,又能大展身手了!”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3日02版)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