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创新理论 不负时代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3 16:1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魏梦佳)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灯火辉煌,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正跟数百名师生分享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绩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他感慨地说,“这40年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金矿,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林毅夫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1979年,27岁的他怀揣“振兴中华”的理想,从台湾返回祖国大陆,进入北大经济学系学习。20世纪80年代,他赴美深造,获经济学博士后回国,之后在北大、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岗位上工作。

  多年来,他以全球发展眼光、中西合璧的理论学养,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理论方面不懈探索。他长期关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成果丰硕,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重要贡献,还参与了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电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政策制定。

  2008年,林毅夫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成为这一岗位上的首位中国人。他走遍上百个国家,探寻全球发展之路。4年后重返北大,提出“新结构经济学”。

  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植根于改革开放实际,总结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提出的新理论。其主张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相结合,力图为发展中国家探索一条发展新路。

  林毅夫认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条件相似,其发展转型经验颇具借鉴意义。“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这不仅对中国今后发展会有贡献,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指导借鉴意义。”

  2018年12月,由林毅夫创立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升级为研究院。“我们必须总结发展中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思路,这是新结构经济学的方向。”他说。

  而经过两年多实践发展,由林毅夫担任院长的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来自50个国家的150多名学员深入中国各地,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也探寻着本国的发展之路。

  如今,林毅夫仍在不断探索,将中国的经验与理论应用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实现发展转型。他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有幸身处这个时代,就应抓住时代机遇,不辜负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