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晓林:只有高中学历,却编撰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3 16:4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齐中熙)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身高只有1.62米,却被工友们称为“小巨人”;从一名普通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全总兼职副主席。

他就是巨晓林,逐梦永不放弃、创新永无止境。

2018年,巨晓林带领他的团队又取得两项技术创新成果。在编印成册的汇报材料中,每一张图纸都是他一点一线量出来、画出来的。干了30多年的铁路接触网施工,他刻苦学习,记下了近300万字的笔记;认真钻研,掌握了大量铁路接触网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勇于创新,先后参加过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京沪高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施工方法114项。

“现在年纪大了,社会活动也多,但我每年至少要在一线工地干上几个月。我带领的创新团队,每年至少要取得两项创新成果。”他说。

如何做到每年都取得创新成果?巨晓林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发展,施工标准、工艺、材料都在变,给了创新无限的可能。30多年来,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从人拉肩扛到全机械化操作,“农民工也要勤学习、懂技术,技术好我们就不会被淘汰。”

1987年,24岁的巨晓林被招录为中铁电气化局一处三段的农民合同工。面对集铁路电力、电务、工务等多种专业技术为一体的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他没有退缩。白天在施工中跟着师傅学,晚上放下饭碗又撵着师傅问这问那。营地熄灯后,他打着手电筒把学到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几十部专业书籍堆满了他的床头。工地转移到哪儿,这些书就带到哪儿。

即使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巨晓林仍然感到有“缺憾”要弥补、要学习。2019年,他打算开展隧道接触网施工方法的攻关,在这片他的“空白”上取得新的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