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风采)许立荣:远洋运输体制改革的推动者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3 16:50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贾远琨)一生与航运结缘,Captain(船长)始终是他最为看重和自豪的称号。从一名普通船员,到远洋船长,再到国际航运“中国旗舰”的掌门人,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曾在苍茫的大海上劈波斩浪,也带领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大潮中快速成长,更在企业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1975年,18岁的许立荣心向大海,成为一名船员,并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年轻的船长。此后,他驾驶的国际远洋船舶航迹遍布全球。

1992年,许立荣调任上海远洋国际货运公司总经理。他提出“以上海为龙头,连接沿海,向内陆腹地延伸”的战略目标,为日后遍布全国、四通八达的揽货网点布局奠定了扎实基础。

货物运输形成的信息流、数据流是另一大市场的源头,航运信息甚至能产生高于运输市场的更大价值。1996年,许立荣担任上海航运交易所首任总裁,开创性地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运交易市场,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航运交易窗口,定期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等已成业界重要的评价指标。

2016年,原中远中海两大央企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许立荣被任命为董事长、党组书记。涉及74项交易、600多亿元资产、3.8万名员工……被称为“史上最复杂交易”的重组方案对于许立荣而言是空前的考验。

“重组,绝不是简单的‘1+1’,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把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作为主线,以深度创新求最大改革红利。”许立荣说。

重组后的中远海运拥有了总运力规模等六个“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航运业巨头。在许立荣看来,形成规模优势仅是初期战略部署,更要挖掘协同潜力。中远海运对业务板块进行盘整,形成“6+1”产业集群,连续亏损多年的航运主业扭亏为盈。

提升全球竞争能力,是许立荣率领的中远海运矢志不移的目标。组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海洋联盟”、加快“一带一路”业务布局、全球投资码头55个,布局班轮航线260条……中远海运正在为打造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海洋运输通道和物流通道而奋发努力。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