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娥国: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
内蒙古新闻网  19-03-22 16:49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邱娥国: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

新华社记者 赖星

“走街串小巷,和蔼态度亲,婆婆如在家,坐下拉拉呱……”邱娥国自编的这些顺口溜,口口相传20余年,成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们熟记于心的工作口诀。

72岁的邱娥国已退休10年有余,但他每天仍然坚持到辖区里转一转,一条条街巷、一幢幢房舍、一张张面孔,深深融入了邱娥国的生命中。

1979年,33岁的邱娥国从部队转业,当上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从警以来,他勤走、勤问、勤记、勤思考,他创立的“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为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邱娥国给自己的工作定了“勤、沉”两字方针,做到了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

在邱娥国串门走访过程中,街坊们也慢慢记住了这位身高一米八三、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民警,把他当成无话不谈的老朋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邱”。没有多久,邱娥国就对自己辖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小巷里的人和事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子里。

在邱娥国的案头曾放着一册孤寡老人帮扶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辖区一个个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他们爱吃什么、爱做什么、需要什么帮助,详尽周全。

他先后奉养过10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并为他们送终;辖区居民许汉宝去世后,邱娥国不仅帮助办理后事,而且把他两个年幼的女儿许珍、许凤接回家照顾,帮助她们完成了大学学业。今年10月,在许珍结婚的大喜之日,邱娥国站在新娘父亲的位置上,郑重地把许珍交托给新郎。

“尽管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没有变。”邱娥国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民警察全心为民。

一颗警徽一份责任。如今,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们和当年的邱娥国一样,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辖区内大大小小的街巷,为民众带去平安和温暖。(新华社南昌12月24日电)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