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村庄篇】宋家庄村:磨坊里转出“新希望”
内蒙古新闻网  19-03-22 17:06  【打印本页】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日报记者苏晓晨报道:穿过一片整齐的单元楼,踏着平整的柏油路,转过一个小弯,眼前的情景让人恍然有穿越之感。田野小道、古屋旧祠,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于恬静的乡村,耳畔是石板路上的脚步声,眼前是青砖黛瓦的古街小巷——这就是平定县宋家庄村。

  时值隆冬,寒意袭人。1月12日一早,宋家庄村聚缘农产品合作社的石磨声唤醒了整个村庄。

  “今天是周末,来村里旅游的人肯定多,早点准备,多磨点面。别看咱这面比超市里的贵一倍多,可是咱的面纯天然,供不应求。”在合作社工作的村民王宝珍对记者说。

  天气虽冷,却没有阻碍游人的脚步。平日看惯了钢筋水泥的城里人,更喜欢选择在周末的清晨,到离市区不远的宋家庄散散心。

  看着往来的游人,村党支部书记王向山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起村子这些年来的变迁。宋家庄本是个农业村,这些年对村里明末清初的古院落进行了修复开发,三面阁、三槐堂、龙王祠等27处古建筑形成了典型的明清一条街。村里还成功申报了中国传统村落,地地道道的平定“三八席”更成了宋家庄的特色。前些年,宋家庄还注册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开发了元宝湖景区,建起了2000多亩的采摘园,过去的农业村,如今已变身旅游村。

  “种了半辈子地,几亩玉茭年景好的时候能收入几千块,不好的时候还得赔点化肥钱哩。”说起采摘园,同行的宋有光接过了话头,“现在把地流转给了村里,平时在园子里上班,一年下来收入两万多,给小子在城里买了房还不拉饥荒!”

  在打造特色旅游的同时,宋家庄村不断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在旧村内煤气入户660户,基本告别了烧煤做饭取暖;管网的全覆盖,让村里80%的农户告别了旱厕,用上水冲厕所;村里还组建了环卫队伍,购买了垃圾车、吸粪车、洒水车,实现了集中排放污水。不仅如此,宋家庄村还投资近亿元,为全村1000余户3500多人建起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实实在在的旅游收入,让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了村里人的自觉行为。

  离开时,合作社货架上的面粉已被游客买走大半,磨坊里石磨还在悠悠地转着,转出明天,更转出希望。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