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立潮头——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多彩乡镇篇】昔日穷乡僻壤处 今朝璀璨耀光华
经济发展 乘势而为铸辉煌
演集镇面积59.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接近30万,耕地4.5万亩。南部是现代化的城市,北部是典型的农村,中部是3.5平方公里的商务中心区,是亦城亦乡农工贸结合型乡镇。
该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13358”工程为总抓手,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多管齐下、真抓实干,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经济重镇一马当先。201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增长11.8%,继续领跑全市,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001亿元,利用市外资金11.6亿元,签约亿元以上工业、商贸物流业等项目6个;在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5个。市商务中心区被评为全省“三星”商务中心区,时庄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镇涌现出韩寨草莓采摘园、时庄油桃采摘园、李楼葡萄采摘园、陆楼海棠观赏园、刘庄蔬菜采摘园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抓好田园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有了“文化的说头、休闲的玩头、景观的看头、发展的奔头”。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优化布局,促进城乡区域融合一体发展,形成多极支撑的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深入推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核心的“六城联创”,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背街小巷提升工程。树立工匠精神,注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优雅品质和人文内涵。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提升凝聚力、支撑力、带动力,为城市发展凝聚人气、增添活力。
民生为本 奏响和谐发展曲
民生问题,关系人民幸福,关系民心所向。
民生改善再翻新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再创新高,低保五保应保尽保,敬老院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完成了镇办13所中小学校提升项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和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镇、村医疗条件明显改观。做好困难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人口计生工作取得年度考核领先。车站社区和欧亚社区被国家卫计委抽中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区,受到省卫计委的高度认可。
大力实施“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四下乡工程。突出主题,打造“永城之春”文化品牌,积极开展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民素质。
强化食品药品管理,严守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绿化造林任务超额完成。
中心安置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按计划推进,解决了群众搬迁安置问题,确保住有所居。
脱贫攻坚步履铿锵。着力抓好行业、社会、产业、金融四大扶贫重点,重点抓好“六改一增”亮堂工程,投资70余万元实现全镇贫困户“六改一增”全覆盖。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确保村集体经济、到户增收、安全饮水、医疗救助、有线电视等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在全市脱贫攻坚考核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把第一责任落实到位,大力实施“1431”工程,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大投入,实现视频监控、“蓝天卫士”、平安大喇叭、治安卡点、“一村一干一警”、“一员一警三员”网格化管理“六个全覆盖”。全面推进法治信访,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深化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全民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
抓好抓实平安文明村(社区)创建,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欧亚社区、时庄村等35个村(社区)荣获全市平安文明村(社区)称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排查化解和妥善处置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花果翰墨飘香,乡村美景如画。行走在演集镇的北部乡村,宽阔洁净的水泥道路、已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生机勃勃的各色花草,是每个乡村都有的风景。而以人文为主题的时庄村、以花果为主题的韩寨村、以廉政为主题的陆楼村、以历史为主题的曹楼村更是美得各有千秋……昔日一个个藏于深闺的落后乡村,如今都蜕变为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犹如玉盘中的颗颗珍珠,粉妆玉砌。
为将演集镇打造为城市后花园,按照“周边建市场、市内建商场、沿街精品店、社区便利店”的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打造出“曹楼—张大庄—陆楼—时庄—韩寨—刘庄—刘楼”这条完整的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永城后花园,与日月湖南北呼应,营造“南湖北苑”的永城城市旅游新印象。
“十二五”以来,该镇实施启动了“五化九改七牵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各村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不同条件,因村施策,确定空间布局和建设重点,“一村一品”“一庄一景”,形成独特魅力。设立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的梯次培育体系,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选取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两旁,以及距离镇政府较远村庄等,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实施,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令人向往的精品村庄、示范村庄。
如今的演集,村在林中,人在画中,一村一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在这样一个清洁、舒适、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之中,幸福感十足。
乡村振兴 幸福路上一起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画卷生动地展现在演集镇。
该镇党委、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镇“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探索实现“五个振兴”为重点,以承接上级政策为着力点,统筹规划,全域有序推进。以党建为引领, “五抓五促”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即抓党建强经济,促产业振兴;抓党建强支撑,促人才振兴;抓党建创载体,促文化振兴;抓党建建机制,促生态振兴;抓党建夯基础,促组织振兴;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走出了一条具有演集特色的“党建+乡村振兴”新路径。
持续提升“六化九改”,修编总体规划,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村开展“四大革命”——“厕所革命”“保洁革命”“道路革命”“乡风革命”。
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新建旅游公厕8座。采用保洁外包模式,重点突出“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明责任”五个关键点,不断优化乡村环境,打造让城里人羡慕和向往的自然田园乡村。乡村实现村村通、庄庄通、户户通,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以“敬老尚俭”工程为载体,以婚事简办为突破,不断深化“乡风革命”。同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抓好“六评一创”评选表彰,发挥好党建大喇叭、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同时,高标准建好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实施“6S”管理,为群众提供温馨、舒心的服务硬环境和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实现硬件硬起来,软件强起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让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提升群众安全感。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2018年7月,演集镇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也是永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演集镇作为试点的乡村振兴大幕,正在全省徐徐拉开。
奋进新时代,演集镇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现代农村的美丽家园也更加令人向往。
本期编辑:杜康
声明:
来源:今日永城(id:jryccm)
”!